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宁德时代济宁基地正式投产!有望形成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28 10:33:38

近日,宁德时代旗下山东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时代”)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济宁投产,标志着这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在北方的重要布局正式落地。

据官方披露,“这是宁德时代在北方布局的首个基地,也是目前在北方产能规划最大的基地。”

随着该基地的投产,济宁正凭借绿电资源成为宁德时代在北方的重要生产支点。

北方产能规划最大的基地投产

5月17日,宁德时代对外宣布,山东时代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近日在济宁市兖州区正式投产,该基地采用“灯塔+零碳工厂”标准建造,配备当前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产线。

“新基地共分三期建设,此次投产的一期项目总规模为60GWh,占地800余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涵盖从厂房到生活配套全方位智能化生产空间;项目二、三期将于今明两年陆续投产,有望形成全球领先的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宁德时代称。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也现身投产活动现场,并表示,宁德时代不局限于电池制造,希望利用在产品、技术方面的优势,结合自身减碳经验,构建高效、清洁、安全的零碳生态产业,未来更多新能源创新业务有望落地山东,助力山东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当天,宁德时代还与多方签署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与济宁市共建零碳城市,并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交通领域共推换电模式。此外,山东时代与济宁市签订新能源配套产业园共建协议,宁德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宁港航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京杭运河绿色智能化示范航线合作协议。

宁德时代同时提到,未来,还将与山东深入探讨打造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络、环渤海低空经济、内河及沿海航运电动化等省级示范区,加快推动东营零碳产业园建设等合作,在山东打造更多零碳场景的标杆应用。

宁德时代全球十三大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5月20日,宁德时代(03750.HK)在港交所正式上市,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其发布的全球发售上市文件中也提及山东济宁作为其全球十三大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该上市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在全球拥有13个电池生产基地,包括福建宁德、青海西宁、江苏溧阳、四川宜宾、广东肇庆、上海、福建厦门、江西宜春、贵州贵阳、山东济宁、河南洛阳11大国内生产基地,以及德国图林根工厂、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两大海外生产基地。山东济宁基地生产产品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也披露,“公司稳步推进电池产能建设以满足全球客户订单交付需求。国内方面,公司顺利推进中州基地、贵阳基地、厦门基地、济宁基地等建设,部分产线已投产并正在进行产能爬坡。”

事实上,早在2022年7月21日,宁德时代即在济南与山东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济宁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及换电网络投资协议书,各方将共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打造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有机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换电及储能应用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招引培育上下游配套产业,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船舶电动化,不断壮大新能源产业新业态,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2022年7月,宁德时代也发布公告,拟在山东济宁投资建设济宁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40亿元。该项目选址在济宁市兖州区,主要建设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规划用地面积约2000亩。

2022年12月24日,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推进会在济宁市兖州区举行。推进会现场,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宁德时代1.1GW渔光互补国家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项目、宁德时代济宁首座重卡换电站项目同时开工奠基。

绿电资源加持,吸引大项目落地

宁德时代的到来让济宁在新能源领域“一战成名”。

济宁能接住宁德时代这样的大项目,一方面是其招商引资的成效。在宁德时代招引中,省主要领导都亲自谋划推动,市县领导多次上门对接,历时两年、40多次谈判。

此外,济宁吸引宁德时代落户,也是当地一系列要素优势的集中体现,特别是绿电资源。

绿电生产对动力电池来说有重要意义,动力电池出口欧洲需要满足碳足迹认证的要求,由此,在对项目选址的考量上,区域绿电资源优势也被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所看中。

纵观宁德时代的布局,四川宜宾是其重要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而宜宾丰富的水电资源则是一大独特优势——向家坝水电站距宜宾仅30公里,提供了重要的清洁能源。

有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宜宾工厂80%以上的能源来自于水电,每年可减少约40万吨碳排放,为电池生产贴上了“绿电标签”。宁德时代的宜宾基地还获得了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认证。

对山东而言,采煤沉陷区为其发展绿色能源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基础。曾经,煤炭等传统产业为济宁的工业发展贡献不小。近年来,在转型之路上,济宁的步伐很快,对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早已被济宁提上了日程。

在采煤沉陷区的塌陷水面上建立光伏发电站,让区域探索出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新路径,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实现“绿电生产”,成为吸引宁德时代这样的大项目落地的一大重要保障。

在宁德时代的龙头企业光环之下,济宁拿到了产业发展的一张王牌。“核心的龙头企业如果能把周边的企业形成聚集,就相当于‘链主’的作用。”一位熟悉锂电行业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说,“电池企业能带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产业,如果能在本地带动上下游企业集中化、集群化发展,将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宁德时代的落地对当地产业生态形成显著牵引,带动了上下游集聚。数据显示,其已带动投资100亿元的亘元新材料、投资50亿元的厦门金龙零碳交通产业园等17个上下游项目相继落地。

对地方而言,这也意味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