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杨浦新增一家社区食堂!吃饭+看书+喝茶“三不误”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5-27 20:52:56

书香与烟火气交织,在杨浦区政肃路上演了一场别样的“社区食堂变革”。5月27日,大隐书局旗下“文化+餐饮”全新品牌门店——食书集 正式开业,为居民和复旦师生带来了一个读书、吃饭、喝茶“三不误”的新去处。

“满屋书香、半间烟火”的社区食堂

走进食书集,仿佛置身于一家充满法式风情的咖啡厅。温暖的灯光、时髦的卡座、临窗的外摆位,处处透露着精致与舒适。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传记图书馆”专区。木质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成排的名人传记,从孔子、孟子、老子到金庸、丘吉尔、莎士比亚,一本本书中浓缩了各个领域杰出人物的人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学习人生的窗口。

“太有格调了,很安静、很舒服。”市民徐女士带着小外孙女前来,绕着书架走了几步,直言很有收获,“我平时就喜欢艺术。这里有许多艺术家的生平传记,我可以带着孩子经常来看一看、读一读,也让她接受一下熏陶。”

据介绍,大隐书局的“传记图书馆”以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为主线,由大隐书局选书团队进行专业选品,力图打造沪上首家名人传记主题图书馆。2000册传记图书中,传主涵盖政治家、军事家、作家、哲学家、发明家、艺术家和改革家,既有最伟大的人物,也有改变了人类命运的人物和促进了文明繁荣的人物,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人物。李白、杜甫、苏东坡等诗词大家,以及秦始皇、隋文帝、成吉思汗等也是当然之选。

“找一个下午,拿一本书坐在窗边,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书,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市民胡先生笑着说。

打破传统,打造“文化+”新模式

食书集是大隐书局继“和平书院”之后,在“文化+”领域的一次探索。在开设“传记图书馆”专区之余,店内还与兰诵茶事品牌合作,开起兰诵茶事奶茶铺。茉莉雪语、兰心雪语等特色饮品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同时,食堂的“吃”仍是重中之重。食书集的菜品种类丰富多样,既有传统家常菜,也有新式融合菜。金黄诱人的孟加拉奶香牛肉、清新酸甜的马来西亚柠檬鸡、健康营养的藜麦游水虾……这些菜品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均衡,满足了老年居民、高校学子等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这是一种全新模式‘COOK&BOOK’,让店内融合图书阅读、自习空间、社区食堂和文化体验等多种空间和业态可能,为顾客提供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满足。”大隐书局食书集主理人刘尚秋表示。

事实上,大隐书局一直致力于新模式创新、新场景实验,探索“将文化做暖,将商业做软,将心灵做远”。而食书集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其无界融合、业态复合淋漓尽致的表达了沪上书店的包容度和创新力。

无限可能,打造公共空间新标杆

食书集的选址位于复旦大学南区,由复旦大学南苑餐厅一楼更新改造而来。因此,除了服务周边居民,大学生群体也是这里的重要客群。

此次,大隐书局一方面开展长者友好的无障碍设施设计,另一方面大胆启用由海归背景的00后年轻人组建主理团队,在服务好老年人的同时,把握住“同龄人”——复旦大学学生的精神指向和业态需求。

当前,食书集的营业时间为每天9:00-21:00,后续还计划开放早餐、夜宵,进一步丰富空间活动。刘尚秋表示:“我们会延长营业时间,为多元化客群提供多元化养料。比如针对复旦学子,他们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微醺讲座’的活动形式,那我们可能就会邀请复旦大学的教授过来,在食书集和学生开展更多的互动。”

记者了解到,食书集旨在带来一种“满屋书香、半间烟火”的生活方式,也正在为居民和大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公共空间。

店铺信息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政肃路63号

营业时间:每天9:00-21:00

文字 | 汤顺佳

图片 | 汤顺佳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