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六一啦 正是带娃出门游玩的好时节 在旅途中 各位家长免不了给孩子买上一些玩具 其中充气气球更是孩子们的“梦中情玩” 毕竟,能飘在空中的玩具更吸引人! 充气玩具承载着孩子的欢乐 但其安全性不容忽视 对此,国家出台了国家标准GB/T27708-2011《充气玩具通用技术要求》,该标准是中国针对儿童充气玩具安全制定的国家标准,适用于14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各类充气玩具。接下来,就为大家解读一下充气玩具里的“安全密码”。
充气玩具是由乳胶或塑胶等制成的,内部由空气、氮气或惰性等气体填充的玩具,包括已充气或预定充气的供儿童玩耍的玩具。这类玩具一般包括儿童玩耍用气球、充气体育仿制玩具、充气造型玩具、充气承载玩具等。
儿童玩耍用气球:由乳胶或塑胶制成的预定供儿童玩耍用的气球。
充气体育仿制玩具:由塑胶、合成革等材料制成的类似体育用品的充气玩具。
充气造型玩具:由塑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各种造型(如人形、动物等)的充气玩具。
充气承载玩具:由塑胶或其他材料制成、充气后预定承载儿童体重的玩具(如充气家具玩具)。
充气气体限制:
标准明确规定,充气玩具不得充入氢气、乙炔、煤气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然而现实中,仍有商家为降低成本使用氢气,导致爆炸风险。家长选购时需警惕低价气球,并远离火源。
材料与结构安全:
材料厚度:其厚度应大于或等于0.30mm。
密封性能:将充气玩具置于水下100mm处,玩具气泡产生间隔应大于1min。
气门嘴:充气玩具的气门嘴应具有单向的阀门,充气玩具的气门嘴如果其留在外部的部分突出玩具表面高度超过5mm,则应有永久连接于玩具上的气门塞。
化学安全:
涂层材料需符合GB 6675《玩具安全》要求,对重金属(铅、镉等)和塑化剂等有害物质进行限量。例如,橡胶气球若含N亚硝基化合物(致癌物),可能通过口腔接触危害儿童健康。
警示标识:
乳胶气球应在气球本体上标注“气球破裂后应立即丢弃,以免造成窒息危险”。
对于可能被误用于水上使用的充气玩具产品,应在明显的位置印有永久性标记“注意:不得在水中使用”。
充气玩具应在产品本体或包装上标注“警告:不得充入氢气、乙炔、煤气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
看标识:认准执行标准为GB/T 27708,检查是否有安全警示标签。
闻气味:劣质充气玩具可能有刺鼻异味,会有化学污染风险。
试牢固度:手动按压接缝处,观察是否漏气或开裂。
避风险场景:避免让儿童在高温、明火附近玩耍充气玩具。
若购买已充气的玩具
需详细询问商家所充气体
千万不要买充有氢气的玩具!
供稿:崇明区市场监管局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