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财经大学 > 文章详情

两载厚积,奔赴新兴金融高地 | 2025滴水湖国际金融会议召开

转自:上海财经大学 2025-05-25 00:27:47

5月23日至24日,2025滴水湖国际金融会议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召开。

本次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共同主办,旨在持续推进新兴金融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创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区域功能区建设。会议吸引了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和金融机构的300余位嘉宾学者参会。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正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交通银行业务总监、兼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涂宏,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斌,兴业证券董事长杨华辉,苏州银行董事长崔庆军,百联集团副总裁、上海证券董事长李海超,上海金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谢红,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熊雷鸣,野村证券董事总经理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来自国内外商学院的知名教授包括长江商学院讲席教授王能,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金融学与商业经济学教授Lukas Schmid,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何治国等。

来自临港兄弟院校的嘉宾包括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鲁雄刚,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大龙,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晓飞,上海建桥学院党委副书记夏雨,上海电力大学总会计师张川等。

我校党委书记许涛、校长刘元春、副校长刘莉亚等校领导出席本次会议。

此外,来自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国际信托、友山基金、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汇添富基金等战略合作单位的领导、嘉宾,其他高校的青年教师、部分临港高校学生以及我校师生代表等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齐聚临港,共话金融使命

5月24日上午,会议在暖场视频中拉开帷幕。

许涛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两年来滴水湖高金从机制起步到体系构建,逐步确立起新兴金融教育与研究平台的战略地位。面对新一轮金融科技浪潮,学院将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全球视野为引领,探索制度型开放背景下的金融教育路径,打造一个兼具思想共创、制度实验与全球链接功能的高端学术平台。

杨正伟常务副主任致辞时谈到,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区域,正以“五个重要”为根本遵循,持续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聚焦跨境金融、金融科技、股权投资等领域,加快构建金融“第三极”。他表示,希望滴水湖高金进一步增强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深化与临港产业生态的融合,助力新片区打造全球金融人才高地和制度创新试验区。

开幕式由刘莉亚副校长主持。

多维联动,持续汇聚动能

会议现场,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邱嘉平教授重磅发布“AI金融课程体系”,并对其建设背景与整体规划作了系统介绍。AI金融硕士与博士项目已同步启动,标志着学院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金融教育体系建设迈入全新阶段,也为探索“以数促智、以智促研”的金融教育创新提供了实验平台。

随后,刘元春校长为新一批兼职教授颁发聘书。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原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长马蔚华,苏州银行董事长崔庆军,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野村证券董事总经理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等受聘为兼职教授,他们将深度参与课程共建、实务研修与人才联合培养,为学院打通理论前沿与行业实践注入宝贵资源。

许涛书记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牛鹏旭、姜力元等六名同学分别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经严格评审,本次会议组委会共评出三篇“最佳论文奖”,以表彰在国际学术领域展现出卓越创新力与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许涛书记为获奖者颁奖。

思想盛宴,聚焦金融图景

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国内外的五位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刘元春校长以《MAGA主义与未来世界经济体系》为题开场,深入剖析了特朗普经济战略背后的宏观逻辑,认为“MAGA主义”体现了美国在贸易、制造业和货币体系上的全方位重构企图。他强调,中国应密切关注全球货币体系演化动向,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积极参与构建更具稳定性与公平性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Lukas Schmid教授以“Treasury Demand”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国等新兴市场应注重债务可持续性管理,通过优化财政工具配置,构建跨期一致的政策框架,以增强宏观调控的韧性和效果。

丁志杰所长以“从特里芬难题看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为题,认为全球储备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失衡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新特里芬难题”。他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应注重提升市场深度与制度信任基础,同时加强跨周期调节与风险识别能力,以增强中国在全球货币治理中的制度性影响力。

何治国教授以“互联互通机制”为切口,介绍其团队关于“Homemade Foreign Trading”研究,分析了北向通机制下的身份穿透难题。他认为,应继续完善交易穿透机制与监管数据共享,提升金融市场透明度,以防范跨境套利与内幕交易等潜在风险,构建更加安全有序的资本流动环境。

王能教授以“Implementing Optimal Fiscal Policy with Short Term Debt”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应重新认识短债结构的制度含义,并在保持财政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优化债务工具配置,为应对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与机制保障。

主旨演讲环节由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陈选娟教授主持。

多元共振,延展智识边界

5月24日下午,会议在滴水湖高金的教学楼内继续举行十场学术分论坛,涵盖资产管理、跨境金融、AI金融、可持续金融、再保险、企业投融资等多个议题。

论坛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学者,与中国银行、国泰君安、蚂蚁集团、德勤中国等行业代表共议“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跨境资本与金融开放”“绿色金融标准化发展”等焦点话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加速联动,合作向深而行

5月23日,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2025年度三方联席会议暨战略合作单位会议召开。会议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财经大学、临港集团三方共同指导,旨在系统回顾学院建设进展,听取战略合作单位意见建议,推动机制共建、资源共育、使命共担。与会人员围绕新金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产教融合机制等内容,结合各自业务实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自2023年成立以来,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始终坚持“立足临港、服务全国、放眼全球”的办学定位,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跨境金融”的战略方向,持续推进机制建设、学科拓展、国际合作和人才引育等核心工作,逐步构建起具有国际视野、特色鲜明的新兴金融教育平台。

站在建院两周年的新起点上,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将继续依托三方共建的坚实基础,紧扣新兴金融主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拓展全球资源链接,强化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政策支持的协同联动,积极打造“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的实践场景,不断提升学院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努力建设引领新兴金融发展的国际一流金融学院。

来源|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

编辑|李京烁   校对|依子贺

审核|曹东勃、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