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是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第三天。记者在山东展区看到,多款数字产品引来观众排队体验。
身高近1米的大熊猫“坐镇”山东展区,乍看像是动物标本,走近一看才发现:熊猫正调皮地眨眼、吐舌头、歪头、转动眼球、挥舞爪子。原来,这是由萌水獭科技带来的仿生机器熊猫。
萌水獭科技创始人王科坐在熊猫旁边,不时做出各种面部表情,面前的电子屏幕捕捉到他的表情,转换成控制信号,从而驱动机器熊猫做出相应表情。王科介绍,熊猫的头面部共安装了40个控制电机,能表达更丰富的表情。未来,通过AI视觉算法,无需操控,熊猫可以自主和观众互动。
“这只熊猫好搞笑!”“这个叔叔也很搞笑!”很多小朋友围过来,争相体验。
记者看到,等待体验的队伍里,一个高瘦的年轻人有点“突兀”。他是来自香港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侯崴瀛。
侯崴瀛告诉记者,以前他接触到的动作捕捉技术,都需要表演者穿戴复杂的电子设备,以便精确捕捉动作和表情,精准传达控制信号。在深圳文博会山东展区,他第一次看到无需任何电子穿戴设备的动作捕捉技术,不仅准确,而且即时。
“我的研究方向是智慧养老,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我们的设备都需要准确捕捉到老年人的动作,才能确定老人的方位和安全,监测健康动态。在山东展区看到萌水獭的技术,我感到收获很大,可以引用到很多领域中去。”侯崴瀛表示:真的学到了!
萌水獭科技创始人王科和侯崴瀛交流后,也有了新的思考。王科说,仿生技术制作的机器人目前大多应用在影视制作、文旅、科普互动等场景中,没想到还能应用在智慧养老产业。
文博会不仅是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也是行业交流的巨大场域。“下次,我还要来。”王科和侯崴瀛异口同声。
(大众新闻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