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激发区域经济新活力,浦东持续夯实营商基层基础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5-24 19:03:47


街镇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今年2月,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首次将“夯实营商基层基础”作为单独任务板块列出。前不久发布的上海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再次把夯实营商基层基础纳入,致力于打通“最后一公里”,更好服务各类经营主体发展。


围绕全面落实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浦东推出六大方面66项重点举措,全力做好优化为企全流程服务、优化涉企行政检查等重点专项任务,大力推进实施基层赋能行动,持续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


围绕“一街一品”,多维赋能助力营商环境升级


8.0版行动方案中明确,支持各区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企业需求,创建“一区一品”“一街一品”“一镇一品”。新区各街镇围绕“一街一品”“一镇一品”多维赋能,助力营商环境升级。


金杨新村街道立足自身特色,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招商投促大方向,出台“营商10条”,并高效运营创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实惠办公空间和贴心惠企服务。


街道辖区内18.3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40%,催生出强烈的康健颐养需求,推动陪诊、健康管理等新型产业蓬勃发展。金杨新村街道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引导产业升级。



针对上海艾尔贝佳妇产科医院的转型发展问题,街道负责人及时走访了解企业需求,并结合辖区人口特点,为其转型大健康产业出谋划策。街道全力支持企业转型为融智汇康复医院,在行业交流、报批备案、改造装修、证照更新等环节给予全方位协助,促成其半年后顺利开业。融智汇康复医院的企业负责人说:“街道在我们转型过程中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从政策指导到资源协调,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服务的贴心。”


随着融智汇康复医院的开业,金杨新村街道顺势而为,支持举办了创新型康复医院发展论坛。论坛汇聚医疗头部企业、投资机构、高校及行业协会等,聚焦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启动“慢病康复社区行”公益项目,并首倡“家庭健康责任人”理念,通过“政、校、医、企”联动,依托融智汇一体化服务,布局智能辅具、数字健康监测等,打造医产融合高地。


目前,街道与融智汇康复医院达成了大健康成果转化合作框架协议,拟引入新型人工智能康复训练、脑机接口等重点项目,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金杨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为合作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持续推动医疗产业在金杨扎根发展。


“一业一方案”,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8.0版行动方案还支持各区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集成政府服务、专业服务、要素保障等,定制覆盖产业全链条的特色产业营商环境“一业一方案”。


围绕高桥·新材料科创园,在巴斯夫浦东基地基础上整合高桥工业园区,高桥镇形成规模化产业承载空间,为新材料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在凌桥环保厂推进高精度纳米级梯度过滤材料项目过程中,企业遇到纳米纤维梯度结构定向排布技术瓶颈,项目推进陷入困境。了解这一情况后,高桥镇迅速响应,启动“空间再造+科创赋能”双轮驱动战略,成功盘活新材料科创园北侧闲置资源。并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精准对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凌桥环保厂搭建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东华大学的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共同攻克难关,最终突破技术瓶颈。


凌桥环保厂相关负责人说:“在项目遇到技术瓶颈、进展受阻的关键时刻,高桥镇政府及时介入,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种贴心的服务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也让我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同时,高桥镇创新实施“双线代办”服务体系,线上依托“一网通办” 平台实现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等业务,线下组建6人专业帮办团队,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助推项目顺利落地投产。目前,高桥·新材料科创园已吸引79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10家新材料及人工智能特色企业。2024年,园区总产值达447.51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柱。


大团镇是农业大镇,近些年和不少农业镇一样碰到一个普遍性问题:土地性质限制招商。2024年,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委制定了《关于开展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通知》,明确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管理要求,规范了相应的工作流程、操作路径等,补上了本市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政策的最后一环。



今年以来,大团镇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模式,成功吸引社会资本投身乡村产业建设。同时,大团镇积极链接陆家嘴集团“双金生辉”平台资源,以商招商,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与本地新型农业主体形成互补。在此基础上,引入格致长欣智慧农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推动国际蔬果育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


为提升服务效能,大团镇还建立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借助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机制,有效压缩审批时限。同时,营商服务优化行动稳步推进,常态化政企座谈会成为企业纾困解难的便捷渠道,企业服务平台则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人才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将惠企政策“送上门”,为企业解困“找对门”


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服务好企业”是激发经济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日前,长城汽车旗下魏牌在周浦用户交付中心举办发布会,发布了魏牌在渠道、产品、技术研发方面的全新举措。



2024年,周浦镇了解到长城汽车有拓展交付中心的需求,便与企业进行深入洽谈,并积极为企业匹配优质适宜场地。同年8月,长城汽车将上海交付中心迁入周浦,并作为长城汽车在上海的旗舰交付中心。


长城汽车交付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选址洽谈到旗舰店落成,周浦镇招商专班为企业提供了“7×24小时管家式服务”,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速度与温度,“在浦东,我们获得的不仅是优质载体,更收获了产业政策、人才配套等‘一揽子’解决方案,这正是我们持续加大投资的信心之源。”


未来,周浦镇将继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竭力当好企业“店小二”,将惠企政策“送上门”,为企业解困“找对门”,确保有政策必落实、有诉求必回应、有承诺必兑现,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