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瀛洲古调崇明派琵琶艺术研究学会首届研修班研学成果汇报交流会在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举行。首期研修班吸收了14位各专业院校的琵琶艺术博士、硕士生等高学历人才,现场对徐立孙先生演奏版的32首瀛洲古调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探讨。此次活动通过现场演奏与心得分享展示了瀛洲古调琵琶传承与发展的丰硕成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现场,著名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专家学者、各专业院校琵琶艺术人才、崇明瀛洲古调传承人等齐聚一堂。活动在悠扬的古调琵琶声中拉开帷幕,多位演奏家轮番登台,为观众带来了《月儿高》《小银枪》《寒鹊争梅》《诉冤》《飞花点翠》《十面埋伏》等多个经典曲目。他们演奏技巧精湛,情感表达细腻,将瀛洲古调琵琶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奏结束后,现场人员对瀛洲古调的历史、资料、艺术风格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研修班学员代表以“且谈且弹”的形式,围绕瀛洲古调琵琶的曲目细节、指法技巧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研学心得与实践经验。“这次系统学习之后发现瀛洲古调的旋律与崇明的乡土风情有很大联系,指法与其他流派在细节上也有一定区别。”一位研修班学员说。 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顾冠仁告诉记者,与其他流派相比,瀛洲古调崇明派的曲目以“小而精”见长,在音色和指法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使得每个音都充满了丰富的感情和韵味,表现了生活的不同层面,更具有童趣感。 据了解,瀛洲古调崇明派琵琶艺术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五大琵琶流派之一,展现出古朴、细腻、典雅、灵动的艺术特色。尽管瀛洲古调崇明派琵琶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但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离世,能够全面掌握和传承瀛洲古调的人才越来越少,这为流派的传承带来巨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和传承瀛洲古调,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积极整理复原了一批老录音资料,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恢复、记谱。通过研修班的形式,学员们将传统曲目原原本本地学下来,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目前崇明已抢救修复古调历代老录音200多首,搜集相关乐谱、乐器、文论、音响等实物1000多件。 接下来,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将继续加强传承和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瀛洲古调琵琶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出版、编纂《瀛洲古调曲谱研究》《瀛洲古调崇明派琵琶文字资料汇编》《瀛洲古调崇明派琵琶乐谱资料汇编》《瀛洲古调崇明派琵琶传人全本演奏谱》等各类专著、教材和曲集。 记者:杨佳祺 编辑: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