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赫到披头士——米洛什·卡拉达利奇古典吉他与弦乐重奏团音乐会
2025/05/23
昨晚,世界著名古典吉他明星音乐家米洛什·卡拉达利奇携手7位音乐伙伴,从巴赫横跨至到披头士,为沪上观众献上一场吉他与弦乐重奏团音乐会,以此纪念巴赫诞辰340周年。
当弦乐重奏团奏响巴赫《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弦乐如奔涌的溪流,在对话与碰撞中编织出复调迷宫。
接着米洛什·卡拉达利奇上台,与乐队合奏完成马尔切洛/巴赫的《慢板》与博凯里尼《凡丹戈》。两首作品一静一动,吉他扫弦与弦乐震弓同时冲击,在场观众不自觉地跟随节奏摇摆。
在巴赫《恰空》的吉他独奏中,米洛什赋予了这首作品全新的生命力,在曲目表演前,他向观众介绍了音乐中吉他如同中国琵琶般的效果与技法。
而当维瓦尔第《D大调协奏曲》奏响,吉他与弦乐队展开了有趣的追逐嬉戏,琴弓轻颤,弦音如瀑,巴洛克的严谨架构中跃动着别样的浪花。
音乐会的下半场由阿尔贝尼兹《阿斯图里亚斯》、法雅 《磨坊主之舞》两首吉他独奏开启,米洛什的左手在指板间来回,右手指甲与琴弦摩擦迸发的颗粒感,让每个观众都后劲十足。
在几首耳熟能详的《爱的罗曼史》《自由探戈》《飞越彩虹》后,终章的披头士三部曲则将音乐会推向了最高潮。当《埃利诺·里格比》《山上的愚者》《太阳来了》熟悉的旋律响起,跟随着米洛什与乐队的琴声,观众同样热血沸腾。
米洛什与观众分享:“我出生于黑山,从小听的音乐与披头士乐队类似,各种音乐风格相互影响,后来当我来到伦敦,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时,我记得在和声课的第一堂课上,我的吉他老师给了我一首披头士歌曲的改编曲。我当时心想,我来伦敦可不是为了学披头士音乐的,这可是皇家音乐学院啊。老师却说,你试试看吧,你会发现这种简单音乐中蕴含着无尽的美。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音乐类型的大门。但那次经历真的改变了我,我对此深感感激。
多年后,我在为DG唱片公司录制专辑时,已经录过不少西班牙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等各类作品……接下来该做什么呢?这时有人提到了披头士。我想起那次经历以及我从中获得的乐趣,于是,我深入研究了他们的音乐。我日夜不停地听这些音乐,挑选曲目、与不同类型的编曲家合作、与不同的录音室制作人共事,还与非古典音乐领域的艺术家们携手……”
音乐会最后,艺术家们带来了返场曲维瓦尔第《三重奏鸣曲》、塔雷加《眼泪》,并在演出结束后,为观众签售CD。
编辑:年年
审核:片片、点点
更 多 推 荐
【古典】
维瓦尔第之爱——意大利拜占庭学院古乐团音乐会
【古典】
“柴赛”冠军冯勇智大提琴独奏音乐会
【古典】
琴韵流光——阿尔班·葛哈德大提琴独奏音乐会
【古典】
饶灏的肖邦——钢琴独奏音乐会
【古典】
首席声韵——奥登萨默单簧管三重奏音乐会
【民乐】
静听琴说——戴晓莲古琴音乐会
【驻场】
音乐舞蹈剧场《百鸟朝凤》
【驻场】
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
【音乐午茶】
周一到周五工作日
【自助参观】
一键参观打卡上海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