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人人都是营销员,这个村六成西红柿销售靠“采摘”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22 09:03:22

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逄王一村地处潍、汶两河交汇处的冲积平原,土肥水丰,为西红柿种植提供了先天优越条件。“我们村有机西红柿种植已经达到了400多亩,年产西红柿在300万斤左右,其中60%左右的西红柿销售依靠‘采摘’,零售成了销售的主流。”逄王一村村党支部书记、兴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顺治介绍。

逄王一村道路宽敞平整,两侧皆是西红柿大棚,每个大棚上都有编号。大棚内,种植户们按部就班忙碌着,平时进行种植管理,有了订单后,会根据客户的需求采摘相应品种规格的西红柿打包装箱,等待着快递发走或者前来取货。“我们统一使用的是‘逄王一品’品牌,每个箱子上都贴有自家大棚的编号以及联系方式,既能做好产品追踪、售后服务,也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大棚编号,做好营销。”种植户周叶城正在为一家企业准备西红柿礼盒,该企业预定了100箱10斤装的西红柿,用于员工福利发放。

提起逄王一村的西红柿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那时候零零散散的村民进行种植,品种单一不成规模,口感普通更没有品牌。直到2016年,村支书周顺治经过考察后决定“连点成片”扩大西红柿种植规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逄王一村发展成为专业“西红柿村”,“逄王一品”有机西红柿也成为了远近知名的品牌。

种植户采摘西红柿。

提起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周顺治告诉记者,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逄王一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合作社没有进行土地流转和集中种植,而是充分发挥规划、引导的作用,做大做强‘逄王一品’这个西红柿品牌。”

记者了解到,西红柿大棚投入大,一个土墙棚的投资成本在20万元左右,有机西红柿种植更是需要特别用心管理,因此更适宜每家每户单独种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先后引导种植户们更新品种,引进了包括普罗旺斯、安特莱斯以及现在流行的口感草莓西红柿等品种,迎合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严格把控种植,禁止使用农药,严控化肥的使用,主要使用土杂肥有机肥等,保证了西红柿的品质。

销售模式上,逄王一村以采摘为主。周顺治告诉记者,所谓的采摘,并不是指单纯来游玩进行采摘,也包括礼品、出门走访等,打电话提前联系,需要多少箱采摘好后,直接拉走,这样的销售能占到六成左右。“网络营销也能销售两成左右,尽管是老两口在家里种大棚,到了西红柿下来时候,年轻人在外工作的,抖音微信也会给宣传。”周顺治介绍,村里的西红柿,基本实现销售全国。

如今的逄王一村有西红柿大棚200多个,400多亩,年产量300万斤左右,实现了除8月9月之外的全年供应。品牌加持、全员营销形成了线上有粉丝、线下有客户的销售格局,采摘销售能占到六成以上,提升价格同时,也保证了种植户们的收益。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 通讯员 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