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体育 > 文章详情

陈芋汐,在竞争中超越自我的“水花艺术家”

转自:上海体育 2025-05-21 13:22:51

月初,在“水立方”举行的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上,陈芋汐收获满满。不仅收获女子双人10米台、女子10米台以及混合团体项目金牌,而且还荣获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最佳女运动员。

本次跳水世界杯总决赛的单人项目采用了全新的“对决制+战术选跳”模式。强度更高的新赛制是一种挑战,陈芋汐很愿意接受这种挑战。“短时间内跳十几次,确实比较辛苦,但我也能去适应,毕竟大家都是一样的情况。”

在女子10米台比赛中,陈芋汐以431.25分夺冠。在“水立方”折桂给了陈芋汐很大的鼓励,“在这里夺冠我非常开心,2008年陈若琳在这里拿下了奥运金牌,这里也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这里夺金有不同的意义。”

本赛季,陈芋汐包揽了本赛季跳水世界杯两个分站赛以及总决赛该项目的全部冠军,取得三连冠。根据世界泳联规则,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年度最佳运动员根据两站分站赛与总决赛的个人项目积分确定,陈芋汐以三个冠军得到150分,位列积分榜首位。

能够收获本赛季年度最佳女运动员,也让陈芋汐对新周期有了期待,她希望自己能更努力、更坚定地迈向新加坡世锦赛。巴黎奥运会后,陈芋汐状态有所下滑,恢复与调动自己的过程漫长并且不容易,“我觉得走到今天能恢复成这样,离不开所有支持帮助我的人,非常感谢他们。”

银牌的意义在于战胜了自己

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陈芋汐以4.9分之差与金牌失之交臂。面对“是否遗憾”的提问,她平静回应:“这场银牌的意义,在于战胜了自己。”这位19岁的上海姑娘,用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与超越,诠释了竞技体育的深层魅力——真正的对手,始终是昨日的自己。

从“体弱多病”到“空中芭蕾”

陈芋汐的体育基因刻在血脉中,祖父是上海体操名宿,父母均为体操教练。3岁接触体操,6岁被跳水名宿史美琴选中转项,命运的转折始于一次偶然的“伯乐相马”。启蒙教练金晓峰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她特别喜欢学新动作,继承了父母的体育天赋,她的柔韧性和力量都非常棒,但身体体质差。”

2018年,陈芋汐第一次参加成年组比赛,就在全国跳水锦标赛获得女子单人十米跳台、男女混合双人十米跳台两项冠军。2019年进入国家队仅四个月后,14岁的陈芋汐便以439分夺得光州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台冠军,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锦赛跳水冠军之一。外界认为,她就是中国跳水新一代的“天才少女”。

一战成名,被视作“跳水新星”,成为东京奥运周期的重点培养对象。然而,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行。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她开始进入发育期。

东京奥运会延期与发育期的双重考验,让陈芋汐一度陷入低谷,“我那一段时间过得比较迷茫吧,我不知道是因为太久没有比赛,还是说我真的是遇到生长发育的问题,就是会对自己产生一个怀疑。一天天练,一天天顶,就是坚持,我从小的梦想,离它这么近了,可能再多努力一步,再多走一步就能够到它了,我为什么不去努力?”

对抗“发育关”的极致自律:

科学训练的破局之道

随着陈芋汐进入身体发育期,她的身高从1.50米增至1.60米,体重严格控制在42.5公斤(上限43公斤)。陈芋汐的日常充斥着精准计算:每天称重10次,食物秤随身携带,甚至“回家吃饭只夹几口蔬菜”。陈芋汐曾坦言,“我用这些大量的时间去累积,去达成自己想要的东西,比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种收获是意义更大,更高级的快乐。”

巴黎奥运会预赛失误后,她以决赛89.10分的207C动作完成自我救赎,被赞为“心理蜕变的里程碑”。  

对女子跳水运动员来说,即使度过了发育关、积累了大赛经验,也要经历身体机能下降和伤病等问题。陈芋汐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只能每天咬着牙玩命坚持练习。“跳水没有捷径,就是反复练。年龄上来了你要控制伤病,又要控体重,还要去加能力,保持技术,你会觉得24小时不够用,要不断根据每天的身体情况去调整。”

“双子星”的共生哲学:

竞争是最好的催化剂

因为东京奥运会的延期,全红婵意外达到了参赛年龄,提前搭上了奥运这班车。东京奥运会的决赛中,14岁的全红婵以三跳满分惊艳世界,她以总分466.2分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陈芋汐则以40.8分之差获得银牌。

进入巴黎奥运周期后,提到陈芋汐,大众都会联想到另一个名字“全红婵”,陈芋汐的运动生涯始终与全红婵交织。两人既是双人项目的“金牌搭档”,又是单人赛场的“宿命对手”。巴黎奥运周期,她们包揽所有国际赛事金牌。很多人会说,陈芋汐、全红婵之间的关系是“既生瑜何生亮”,但陈芋汐非常清楚,若没有全红婵的横空出世,她很可能无法维持巴黎奥运周期的竞技状态。

在双人项目上,二人的技术互补。陈芋汐会主动调整起跳节奏,弥补与全红婵的爆发力差异;全红婵则在双人项目中迁就陈芋汐的动作幅度,形成“经纬线般的默契”。 全红婵曾说过,“谁拿都一样,都是中国的!关键是别让外国选手抢了去。”陈芋汐更直言:“没有全红婵,我到不了这么高水平。”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场上,她俩不仅是对手,更是彼此成长的催化剂。陈芋汐和全红婵,就是在这样的相互较量中,不断突破自我,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陈芋汐的450分大关,就是在与全红婵的较量中,一步步跨越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手间相互成就的见证。

多维成长:

学霸、公益先锋与未来规划

2024年,陈芋汐被保送至同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她在训练间隙完成英语学习与课程论文。

陈芋汐作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她曾勉励青少年勇敢追梦:“人生确实没有规定的路线和规定的动作,每个人的人生都要靠自己去闯,有梦就自己去追。”

巴黎奥运会后,面对“是否退役”的提问,陈芋汐清醒回应道:“跳水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退役后希望从事体育教育,帮助更多孩子找到热爱。”眼下,她已开始为洛杉矶奥运会蓄力。

超越胜负的永恒星光

陈芋汐的故事,是天赋与努力的协奏曲,更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从上海弄堂到奥运领奖台,她用14年证明:真正的冠军,不仅在跳台上战胜对手,更在每一次起落中完成对自我的超越。正如她所言:“金牌会褪色,但超越自我的勇气永不落幕。”

文:李东烨

图:新华社、视觉中国、中国体育、

陈芋汐微博、视频截图

来源:中国体育报

编辑:金雷、沈毓烨

审核:叶蕙心

点击上图小程序

领取“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

小体推荐

体育竞技与水乡美景双向奔赴 2025年长三角国际铁人三项赛掀开区域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28项赛事活动 10条精品路线 第五届长三角体育节回归“上海时间”

体荟四季|小体私藏一日约会路线独家曝光!4条线路18个打卡点让TA心动一整天
@上海居民,国家喊你来参加体质测试啦!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火热进行中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2025年上海体育消费节焕新启动

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合同示范文本发布,首批782家门店和场馆率先签署承诺书

为一场赛事赴一座城!2025年,跟着赛事游上海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