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别让身体缺“碘”!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5-21 08:17:18

碘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能让我们的身体缺了“碘”。

省流版

1.碘是维持甲状腺功能和新陈代谢的关键营养素,缺乏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2.上海虽为沿海城市,但仍属碘缺乏地区,居民主要通过碘盐补碘,仅靠海产品摄入的碘较难满足需求。

3.不同人群需差异化补碘:普通人首选碘盐;孕妇儿童除食用碘盐外,适当增加高碘食物摄入;甲状腺疾病患者应遵医嘱。

碘:维持生命健康的“幕后英雄”

甲状腺激素在人体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参与身体新陈代谢,几乎所有器官的正常运转都少不了它的存在。如此重要的甲状腺激素,其合成的必需原料之一就是碘。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碘缺乏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不同生命阶段碘缺乏的主要表现

上海居民需要补碘吗?

答案是肯定的。尽管上海是沿海城市,但居民仍需重视科学补碘。

一方面,上海属于碘缺乏地区,饮水中碘浓度低。

依据《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WS/T 669—2020),采用食盐加碘地区饮用水碘浓度中位数小于40μg/L的地区为缺碘地区。监测数据显示,上海饮用水中碘浓度最高仅为16.7μg/L,远低于标准值。由于碘在自然界分布不均,除海水外,大部分土壤、岩石和水中碘含量都很低,这一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另一方面,居民通过海产品碘摄入量有限。

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表明,在一般成人的膳食碘来源中:

➡碘盐贡献率:44.00%

➡藻类(紫菜、海带等)贡献率:13.00%

➡肉蛋类贡献率:14.70%

➡饮用水贡献率:仅2.20%

由此可见,碘盐是居民摄入碘的主要来源。在1996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前,上海居民总体处于碘缺乏状态,正是这项举措的推行,才让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达到适宜和安全水平。

因此,持续落实科学补碘措施至关重要,否则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

特别提示:并非所有海产品都富含碘。含碘丰富的主要是植物性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

常见高碘食物含量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册)

不同人群科学补碘策略

不同年龄/阶段碘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1.一般人群补碘要点

人体内的碘储备仅能维持2~3个月,需要持续补充。

推荐方式:

首选碘盐: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碘含量》(GB 26878—2011),按照碘盐含碘量为25mg/kg,每天摄入5g碘盐(考虑20%烹调损失)可提供100μg碘

饮食补充:每天日常饮食可提供25-50μg碘

饮水补充:约10μg/天

温馨提示:若有家庭成员因健康原因不能食用碘盐,其他成员可通过适当增加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频次和量来满足需求。

2.特殊人群补碘建议

1

孕妇及乳母:孕妇及乳母碘需求量较一般成人增加近一倍,除了应食用碘盐,还建议每周摄入2~3次海带、紫菜等富碘海产品。

2

婴幼儿: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需要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体格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

0-6月龄:母乳喂养可满足需求(前提是母亲碘摄入充足)。

7-12月龄:母乳或配方奶中可提供部分碘,辅食也应适当引入富碘食物。

13-24月龄:除通过辅食补充外,可适量摄入碘盐。

3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各器官生长发育快,基础代谢增强,碘需求量大,应保证碘盐摄入。

3.甲状腺疾病患者注意事项

甲状腺疾病或某些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异常患者,切勿自行停用碘盐,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遵医嘱选择是否食用碘盐。

编辑:秦天宇

资料:上海疾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