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五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才情定北外滩,吸引他们的是→ | 北外滩五周年系列⑪

转自:上海虹口 2025-05-20 10:08:04

在今年举行的2025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上,英国知名导演、两届奥斯卡奖获得者 Malcolm Clarke(柯文思)作为主旨演讲嘉宾,从电影创作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情定北外滩
不断提升的软实力也是吸引力

2024年,柯文思情定虹口,在北外滩开设了大师工作室,并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柯文思的大师工作室位于蟠龙街10号、11号。这排砖木结构的建筑建于1920年,由英国人设计,经过修缮后,透露着浓郁的文艺气息。柯文思说:“虹口非常慷慨友善,拥有团队精神,他们很想让虹口乃至整个上海不仅被中国,更是被世界知道。这是我选择虹口的原因之一。”

同样选择北外滩的还有上海纳鸿微球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虹口提出构建北外滩科创总部集聚区和北中环科创产业集聚带“双北联动”发展格局。

“双北联动”战略提升了全域技创新浓度,而纳鸿微球正是一家从事高性能微球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新材料科技企业。创始人聂志鸿是一名海归博士,他说:“纳鸿微球选择北外滩看中的就是这里的产业优势,使我们的研发项目能快速落地。”去年,纳鸿微球还获评虹口区首届“最具投资价值”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为企业在虹口发展进一步增强信心。

北外滩日渐强大的起势效应、辐射效应、磁吸效应,吸引越来越多像柯文思和聂志鸿这样的人才来到虹口。

人才“引得进”也要“留得住”。虹口还先后出台了《虹口区促进海内外优秀人才集聚的意见》《虹口英才计划实施办法》《虹口区国际顶尖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从促进人才落地、鼓励人才创业、支持人才安居、优化人才服务等方面推出人才引育留用一揽子扶持举措,面向海内外优秀人才抛出橄榄枝。

一眼相中
硬实力让就业+安家=安心

2023年11月,虹口推出了首批4家虹口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已增至10家。虹口留学人员创业服务示范基地通过探索建设“一核心、两片区、多基地”的模式,让留学人员在虹口能安心创业。位于北外滩的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便是其中之一。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选址于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原雷士德工学院旧址。这里已成为汇聚国际顶尖设计创新产学研用人才,开展国际交流和公共主题活动,助推上海创新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冰鲸远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办公点就在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内。这家提供AI创作应用集成平台的“新潮”企业,团队“含留量”极高。公司空间创作部门的“00后”员工韦子晴坦言:“这里独特的办公环境让我‘一眼相中’。北外滩还是各类前沿信息的聚合处,很适合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发展。”

公司开设在北外滩,如何才能了解人才政策、办理人才业务?

2023年4月,位于白玉兰广场20楼的北外滩人才会客厅挂牌成立。作为“1+8+N”人才服务链条矩阵的重要一环,北外滩人才会客厅推行“现场办”“智慧办”“上门办”服务模式,为海内外各领域人才提供“一口式”业务受理、“一码通”政策咨询、“一站式”多元服务,着力打造人才服务的“虹口样板间”。

有了北外滩人才会客厅,携带大量重要证件和证明材料往返于办事窗口之间已成为“过去式”。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的人事负责人已经习惯在这里预约“现场办”。“只需15分钟便可在周五‘人才服务日’完成‘一对一’现场受理业务,轻松便捷。”

吸引人才,还要解决他们“安居”的问题。人才住在哪里也是虹口的“牵挂”。

2021年,虹口在全市率先推出了《虹口区留学回国人员过渡期内租住人才驿站的专项支持政策》。政策不以申请对象是否在虹口就业作为前提条件,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招才引智。政策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不少海归申请,首批推出了100套房源,受理网上和现场申请330人次。

随着时间推移,虹口区人才驿站政策也不断“迭代更新”。今年2月,新增了对“海内外优秀实习生”“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两类人员的支持,更好推动青年科技人才集聚虹口,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今年3月,北外滩“雅诗阁双子”公寓试营业。4月,雅诗阁服务公寓及雅遇公寓双项目启幕,雅遇作为北外滩人才公寓正式揭牌。项目服务于北外滩全球高管和国际化人才,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居住环境,助力虹口产业集聚发展和打造高能级人才高地。

目前,虹口已有6处人才驿站,让各类人才在虹口安心“安家”。

搭建“舞台”
让人才被更多人“看见”

2022年,虹口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功获批。随后,上海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初赛(虹口赛区)、“虹创家”新业坊高层次人才沙龙、博士后科研项目路演、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评审会……一系列活动让博士后走上“舞台”,他们的项目有机会被更多人看见。

“舞台”设置在哪里?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又成了“香饽饽”。自2021年起,研究院依托自研真实问题驱动、跨学科和全链路的“问题实验室”方法论,组织多场活动,为人才们提供了展示的空间。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旗下分设20余个与大企业共建的产业联合实验室、由设计大师领衔的工作室、“设计寰宇”活动平台等创新载体,以及覆盖AI、ESG、大健康、硬件出海等领域的D.Transformer孵化器,催化跨学科创新涌现。

今年3月,DIIS 48h创客松——2025首期“未来生活硬件”挑战暨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虹口区选拔赛(种子期赛道)在这里举行。

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读研究生郭行健、王一宁的项目获得了赛事一等奖。除获得奖金外,获奖团队将有机会直通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并加入D.Transformer孵化器。

除了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这样的实体“舞台”,虹口还通过“组团”的形式,把“无形的舞台”延伸至企业、高校。

2022年,北外滩人才工作联盟成立。联盟涵盖了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合作高校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组织。强强联手,为企业人才供需对接提供新思路、新平台、新机制。

此后,高校校园行、专场招聘会、校企精准供需对接会、高校学生走进虹口等一系列活动,为人才和企业间搭建了桥梁。

在同济大学师生“看北外滩”活动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侯毅帆说:“活动不仅让我对虹口北外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让我了解到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今后在就业方面也会优先选择位于北外滩的企业。”

五年来,北外滩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批批具有国际水准、虹口特色的国际人才社区不断建立,一部部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向全国、全球人才伸出了橄榄枝,近悦远来的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初具雏形。

接下来,虹口将认真落实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要部署,深入开展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努力打造人才宜业宜居的发展环境,持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记者:季志平

图片:区人才工作局、虹口区融媒体中心图片库

编辑:季志平

虹口的这个品牌案例登上《人民日报》
虹口青年夜校“火”上央视!跟着白岩松一起看看年轻人下班后的“高质量夜生活”
虹口“票根经济”放大招!抽中演唱会包厢是种什么体验?
多踩油门、少踩刹车!虹口这样护航全球领先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