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四月份国民经济成绩单出炉,专家谈提升国内需求仍是重中之重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19 18:04:44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4月,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加快,整体看,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积聚成长,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协商同意大幅降低关税。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外界对于中国经济走势和前景较为关注。在同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作出解读,总的看,在多重有利因素支撑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受访专家表示,全方位提升国内需求,提振消费仍是重中之重。

从需求来看,国内需求稳步扩大。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在假日经济等带动下,服务零售也保持稳定增长。1至4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连续两个月加快。

有效投资接续落地。1至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提振下,消费增速已初见成效。

杨德龙指出,消费是提振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引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近两年消费的贡献已超过投资和出口的总和。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之后,我国通过多方面来提振消费增速,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通过稳住楼市股市,持续活跃股市来提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这些都有利于推动消费的增长。

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CPI目标为2%左右。杨德龙指出,这意味着要出台更多的政策拉动需求,投资、带动消费、提振内需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导向。目前,CPI距离2%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未来会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提振消费,从而推动物价出现温和上涨,CPI逐步回升。”他说道。

从供给来看,实体经济量增质升。

工业生产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其中,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0.7%、51.5%、38.9%。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有宏观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两重”建设、“两新”政策激发内需潜力的拉动,也有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入、创新发展动能增强的影响。从未来看,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解读4月份工业生产数据表示,4月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多数行业和产品生产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工业经济延续向好向优发展态势。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北京报道 经纬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