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银行发布2025年度中国企业调查报告。此次企业调查涉及“解决商业纠纷”指标的测评点共有4项,其中2项与法院工作相关,即法院的独立公正性和对法院的认可度。就该2项测评点,中国得分分别为97.9、99.3(百分制),在世界银行已经公布的103个经济体中分别位列第3、第2,表现优异。其中,上海得分分别为100、99.98(百分制),超过已公布经济体最优水平。
此次企业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全国各省份2189家企业的所有者或高管进行访谈,调查的部分数据将作为包括“解决商业纠纷”指标在内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8个一级指标的计分依据,与后续专家调查情况共同组成完整的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结果。
近年来,上海法院以强化高质量司法供给为重点,以提升审判质效为抓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多管齐下,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 一是重视总体规划。结合上级统一部署及法院工作实际,连续8年制定上海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点击查看详情 《上海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计划(8.0版)》),围绕完善监管框架、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参讼办事便利度,合计出台重点推进措施386项。
➤ 二是锚定重点领域。优化升级“一网通办”诉讼服务栏目,积极推广应用“案沪通”系统( 点击查看详情),切实便利企业参讼办事。制定20余项流程规范,加快解决影响审判质效的难点堵点问题,促推2024年一审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下降至48天。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2024年共执结案件16万件, 执行到位金额1424亿元,严格规范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坚持善意文明执行。以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建设为契机( 点击查看详情),谋划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标杆性的改革创新举措,优化升级上海法院国际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商事解纷服务等。
➤ 三是数字改革赋能。以回应市场呼声和优化审判管理为导向,2024年共研发400多个智能辅助审判场景模型,建成集立案、缴费、送达、庭审、答疑等50余项在线诉讼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全流程网上办案平台。数字法院建设相关事例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5)》(点击查看详情 《数字赋能高效执行,上海法院1案例入选》),成为全国范围内16个地方推荐事项之一,在“解决商业纠纷”领域推出的4项措施被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
➤ 四是提升市场感受。推出全国首部涉外司法专题片《老外讲故事·法治化营商环境》(第一季( 点击查看详情)、第二季( 点击查看详情)),境内外传播量累计突破2亿次。部署指导全市法院形成“我为营商添砝码”等系列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品牌( 点击查看详情),全景展示上海法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举措成效。2024年共制发商事类司法建议110篇、审判白皮书39份,持续推进法规政策解读、典型案例介绍等宣传报道,切实增强经营主体感受。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上海法院将持续跟进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继续协同各方补齐短板,切实提升企业感受,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商事审判庭(破产审判庭)
文字:刘玉洁
责任编辑:蒋梦娴
编辑:孙小敏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