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科协 > 文章详情

让探究过程照亮成长之路——第4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活动侧记

转自:上海科协 2025-05-18 15:28:20

作者:刘颖颖

摄影:季俊辉

5月17日,第4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问辩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孩子们带着他们充满智慧与创意的作品登上舞台,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创新力量,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可能。

01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带来的成就感无与伦比

PART.1

“雨伞在我们生活中太常见了,但是台风天里撑伞简直就是‘噩梦’。”小卢同学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生活中这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又令人困扰的问题。在进行了一番调研后,她发现市场上现有的防风伞要么因增加伞骨强韧度而变得笨重,要么像空气伞那样虽然新颖却无法在大风暴雨中使用。于是,小卢同学从单向排气阀上汲取灵感,巧妙地设计出了一款既通风又防雨的“防风伞”。她将一把普通伞进行改造,选用鼠标垫上的橡胶作为改造材料,制作出的模型伞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还透露出独特的艺术气质。为了验证这款伞的实用性,小卢同学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包括雨伞的抗风性、通气效果、防雨效果以及雨伞风速等多方面指标,最终以翔实的实验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作品的创新性。

在大赛现场,像小卢同学这样“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意作品比比皆是,展现了青少年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PART.2

小郭同学因外婆开始出现健忘症状,进而关注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群体日益庞大的社会现象,于是他萌生了研发一款“多感官联动训练”玩具的想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延缓老年人的认知退化。他设计的这款玩具功能丰富,不仅可以语音唤醒且声音洪亮,方便耳背的老人使用,还能让老人玩拼图和排序游戏,并给予对错提示,甚至可以进行互动聊天。与传统的单一认知训练方式不同,这款玩具能够通过动手、动眼、动耳、动脑等多感官互动训练,全面激发老年人的大脑活动,从而达到预防认知退化的目的。当小郭同学将这款玩具送给外婆试用后,发现其忘事次数、情绪转变次数和与外人沟通的次数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这让他倍感欣慰。略显笨拙稚嫩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少年科创者的创新思维,更体现了青少年的爱心与责任感。

PART.3

小陈同学则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传统 + 现代——声控竹节人”。竹节人作为非遗文化,曾出现在六年级的课文中,而小陈同学通过重新设计,让这一传统元素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款可爱的“竹节人”,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实现向前向后行走并敲锣的动作,吸引了众多评委驻足观看。

02

比获奖更重要的是,

我的创意能化作成果被人“看见”

PART.1

“老师,您能来看看我的作品吗?”小李同学被分到的成果展示位置在一个小角落,“为了让创意成果被更多人看见”她总是会跑到热闹的地方去“抓”评审,来看看她的创新成果——“能提升光伏发电效率的荧光护板”。在一次假期的高校实验室实践活动中,小李同学了解到荧光现象对太阳能利用率的影响,于是萌生了为现有太阳能板配置荧光盖板以提升光伏发电效率的想法。为了验证这一想法,她一头扎进实验室,从荧光剂的配比开始研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最终成功制备出能让光伏电池照度提升 17.38%、电池功率提升 4.2% 的荧光板。小李同学表示,“能得到这个成果我很激动,能获奖当然好,但如果我的成果能被人‘看见’。能真正投入应用,为光伏电板的普及化贡献力量,会让我更骄傲。”

PART.2

小付同学则希望让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她设计的“智能皮影戏演绎装置”,通过3D打印机制作皮影人偶,利用舵机链接人偶的手和腿,并借助动作捕捉技术,能够将真人的动作实时转化为皮影人偶的动作,极大地提升了皮影戏的互动体验,让古老的皮影戏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问辩现场,青少年的创新作品和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问题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创新的执着追求。

然而,比赛还没有结束。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现场活动阶段设置了“作品现场问辩、动手实践考察、科学素质和创新素养考察”三维考核体系,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团队协作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其中,动手实践考察、科学素养和创新素养综合测评将于5月25日进行。一位同学对去年的创新素养综合测评印象深刻:“当时,我们需要组队针对一项跨学科试题进行陈述和讨论,专家老师则在旁边观察打分。虽然时间很短,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和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而今年新增的实践操作测评是通过现场制作来论证学生所掌握的实践知识。

一直以来,大赛不仅关注项目成果,更重视青少年在选题调研、实验设计、团队协作等环节中展现的创新思维和成长轨迹,也就是他们的体验过程。大赛组委会强调,希望大赛搭建起青少年交流展示才华的平台,成为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科技嘉年华,让孩子充分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创新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审核: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