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共赴文博之约,上海171座博物馆等你来!

转自:徐汇通 2025-05-17 16:16:41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5月16日下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和徐汇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上海主会场活动暨文化遗产季启动仪式在徐汇区徐家汇书院举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燕灵出席并致辞。

围绕“守沪文脉,创享未来”主题,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全市将推出80项主题展览、百余场线上线下特色主题活动,涵盖知识竞赛、互动体验、音乐演出、文创市集等多元形式。上海的博物馆、文物建筑、城市文化空间将融合为一座没有边界的“博物馆”。

171座!博物馆的外延在不断扩大

上海是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源地。150多年前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当下,上海已经成为全国博物馆密度最高的城市,博物馆早已融入市民游客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获取知识的不可或缺的场所。

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71座。以2024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480.26万计,每14.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全市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949个,共接待观众4086万人次,相比2023年增长31.9%,创历史新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内涵外延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博物馆已不仅仅是一所大学校,它在赋能城市发展、美好生活、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城市消费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当天,在徐家汇书院广场上,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等本市20余家重点博物馆、美术馆、老字号、文创企业的摊位一字排开,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这是首届“申活集”文物文创巡回市集的首场,也是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市集在徐家汇书院广场持续至5月18日,后续还将在黄浦区思南公馆、杨浦区大学路和虹口区今潮8弄等地接力登场,持续将文博热有效转化为消费热。

为推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更深度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当天发布了“守沪文脉”上海文化遗产主题游地图,启动文物探寻行动,精心规划的红色记忆、博物致知、寻根溯源等8条寻访线路,涵盖热门文物建筑、博物馆、历史街区等,搭配数块文化地图拼图,邀请市民游客以文物为密钥,以城市为卷轴,串联历史记忆与当代探索,开启穿越时空的文化解码之旅。

145座博物馆、73家美术馆限时减免费开放

今年文化遗产季期间,145座博物馆、73家美术馆将在5月17日至5月19日实施减免费开放,以惠民举措拉近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也有多家文化场馆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推出各种活动。

其中,徐汇区图书馆(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特别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特展、跨界合作、沉浸式体验、城市文脉微旅行等多元形式,探索博物馆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角色。

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市民可以走进土山湾博物馆参观“被凝固的时光:土山湾牌楼与宝塔的百年世博情缘”特展,特展以实物与文献结合的方式,首次将牌楼与宝塔模型图片集中展示,重现土山湾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筚路蓝缕”;还可走近嘉佩乐酒店,在嘉佩乐图书馆内,参观“寻找土山湾”临展,寻找土山湾木雕牌楼和宝塔的源头。

5月17日,徐光启纪念馆推出“走进‘徐光启’:请叫我科学家”亲子主题活动。徐光启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先驱,被誉为“中西会通第一人”。活动结合《徐光启的科学笔记》探索手册,用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丰富的文史资料和展陈,为亲子家庭讲述“中西会通第一人”徐光启。此外,徐光启纪念馆将于5月18日晚推出“博物馆奇妙夜”特别活动——《徐光启》沉浸式剧本游戏。

记者:王永娟、朱昱伟、康家辉

编辑:陈海笑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