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国际电影节 > 文章详情

向大师致敬|成濑巳喜男×市川昆:浮云与细雪

转自:上海国际电影节 2025-05-17 16:08:18

今年适逢两位日本电影导演的纪念日,一是市川昆诞辰110周年,另一是成濑巳喜男诞辰120周年。两者从影经历和作品风格并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两位大师共同的——对于日本文学作品的兴趣以及作品中浓郁的文学性。

此次“向大师致敬”特别策划以两位大师各自的代表作《浮云》与《细雪》为题,借这两个意象鲜明的片名,映照各自创作风格与精神气质。成濑以《浮云》撕开阴郁现实,展现女性在泥泞中的生命韧性;市川借《细雪》的古典美学凝固时代裂痕,令传统在消亡前迸发最后华彩。

沉静与张扬间,他们仿佛心有灵犀,用影像剖析人性的肌理,展现时代文化的两种映像——一如浮云漂泊无定,一如细雪飘落绵延,看似各自成景,终在同一片星空下交汇。

当沟口健二用长镜头丈量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命运,成濑却像拿着手术刀的诗人,剖开市井女性的生存困境,将她们在泥沼里淬炼出的柔韧锋芒定格于胶片上。《浮云》里幸子淋着时代冷雨,《女人步上楼梯时》中圭子吞咽命运粗粝,在繁华城市中逼仄的木屋中转身踏上楼梯,《情迷意乱》中礼子在家族利益与时代逆流交织的暗礁间,完成了一场对传统道德枷锁的无声突围……这些在日式传统社会夹缝中挣扎奋斗的女性,被成濑的镜头赋予了比原著更锋利的棱角。

而在市川昆的创作生涯中,文学作品改编则是主要方向。他将川端康成等日本文豪的作品搬上银幕,他是游走于文学圣殿的骑士,既能让大冈升平《野火》的反战之火燎原,也能令谷崎润一郎《细雪》铺展出一幅京都四季光艳的浮世绘卷。他改编横沟正史时的诡谲运镜,比原作更寒光凛冽,他还有《黑暗中的十个女人》这般诙谐戏谑的女性群戏。

“向大师致敬”单元,于市川昆与成濑巳喜男的作品中各选取了三部,涵盖了上世纪50至80年代中不同风格的黑白及彩色影片,其中市川昆若干作品尚未在国内展映,值得期待。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本单元放映片单如下:

野火 4K(1959)

 FIRES ON THE PLAIN 4K

导演/Director:

市川昆/Kon Ichikawa

看点:

以冷峻影像剖开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挣扎

市川昆的反战杰作。士兵田村因患病而失去了作战能力,又被医院赶了出来。目睹医院遭到炮击后,田村不得不一路逃亡,从当地人手里野蛮地抢夺物资,在丛林中挣扎求生。市川昆采用极简主义的摄影风格,以强烈的黑白对比和冷峻的镜头语言,将战场的绝望和饥饿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本片改编自大冈升平的同名小说,编剧是和田夏十(实际上是市川昆的妻子茂木),她在影片中增加了原著小说没有的一些激烈情节。而影片的主角船越英二则为塑造角色而绝食两周,在拍摄过程中一度晕倒送医……影片荣获1960年蓝丝带奖最佳摄影和最佳导演奖,是日本反战电影的经典之作。

黑暗中的十个女人(1961)

TEN BLACK WOMEN

导演/Director:

市川昆/Kon Ichikawa

看点:

十女联手“弑情”作战,黑色幽默尽显人性荒诞

市川昆在本片中,以极富实验性的镜头语言和精妙剪辑,批判了当时日本社会的虚伪与荒诞。影片以电视行业的创世时期为背景,主角是电视制作人风松吉,他周围总有女性环绕,妻子双叶只能通过经营餐厅来排解寂寞。风松吉将情人们视为逢场作戏的对象,她们却始终对他难以忘怀。忍无可忍的女人们扬言要联手报复风松吉,而事情的发展远比他想象的更加离奇。船越英二、山本富士子 、岸恵子在影片中贡献了精湛的表演,影片的黑白摄影风格、犀利台词以及群像塑造,使其成为日影经典之作。

细雪 4K(1983)

THE MAKIOKA SISTERS 4K

导演/Director:

市川昆/Kon Ichikawa

看点:

重构谷崎润一郎文学宇宙,在四季流转中感受京都贵族的凋零挽歌

在东京大地震后,作家谷崎润一郎搬到了京都生活,写下了经典之作《细雪》,其作品风格从重感官刺激的“恶魔主义”转向了日本古典风格,据说是因为他用现代日语翻译《源氏物语》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日本传统之美。也因此在《细雪》中,他描写日本传统贵族家庭为雪子张罗婚事的故事,在一连串相亲经历和日常生活中展现了京都的风貌,以及日本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家族的衰落与女性的抗争。而市川昆的电影,则像是用视听语言对谷崎润一郎进行了一种唱和,他以华美的色彩和精致的构图,融入一年四季变换的风景,还原了小说中的风雅气息,细腻刻画了人们在时代变迁中的情感与命运。本片是东宝映画创立50周年纪念作品之一,汇聚了当时日本影坛如岸惠子、吉永小百合、伊丹十三等超顶配阵容,获得第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优秀作品奖、优秀导演奖等多个奖项提名。

浮云(1955)

FLOATING CLOUDS

导演/Director:

成濑巳喜男/Mikio Naruse

看点:

成濑巳喜男巅峰之作,将畸恋锻成一曲物哀绝唱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据高峰秀子所言,她在巴黎一家旅馆看原著小说“调子晦暗沉重,害我忧郁了两三天”。而在成濑本人看来,小说通篇渗透着女性的哀愁。故事讲述的是40年代幸田幸子在越南与富冈兼吾坠入爱河。日本战败后,富冈却没有兑现承诺,这让幸子无法接受,决定与富冈分手,却又无法割舍这段感情,经历战争阴霾的二人如同空虚漂浮的浮云般缥缈聚散、无从安定。影片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日本战败后,人们的空虚颓丧和情感纠葛。高峰秀子在影片中贡献了无与伦比的表演,其饰演的幸子如飞蛾扑火般追逐虚妄之爱,却在伴侣编织的幻梦与时代浪潮的泡沫间,终成飘零于历史裂隙的昭和残骸。本片在20世纪末发表的《电影旬报》日本电影100佳评选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黑泽明的《七武士》。

女人步上楼梯时(1960)

WHEN A WOMAN ASCENDS THE STAIRS

导演/Director:

成濑巳喜男/Mikio Naruse

看点:

成濑日式美学凝萃,黄金搭档的经典之作

本片是成濑女性电影的经典之作,也见证了他与主演高峰秀子又一次默契合作。圭子早年丧夫后独自经营着一家位于银座的酒吧。她的店里生意渐渐冷清,而一位曾经的员工自立门户后却生意兴隆。圭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事业,想要换一家店重新开始,可她不断被男性的欲望和金钱问题所困扰。值得一提的事,本片超过九成的戏都是室内拍摄,展现出一种日影独有的光影变化和场面调度。加上成濑在影片中以人物视线的交接作为影片的内在节奏,观看本片能感受到成濑不同于小津安二郎和沟口健二的日式镜头美学。其细腻而精准的镜头语言,展现了繁华都市生活背后的悲凉,描绘了战后日本女性在困境中顽强求生的意志。

情迷意乱(1964)

YEARNING

导演/Director:

成濑巳喜男/Mikio Naruse

看点:

隐忍克制的时代之恋,造就日影经典意难平

影片拍摄于成濑电影生涯的尾声,描绘了因战争守寡的森田礼子的一段情感故事。礼子嫁入森田家后,丈夫不幸早逝,她独自经营着丈夫留下的店。森田家的次子幸司辞去东京的工作回到家乡,每天无所事事,沉迷玩乐,而礼子总是温柔地接纳幸司。幸司心中对礼子抱有淡淡的情感,某一天他终于向她吐露了自己的心声。高峰秀子饰演的礼子在家族利益与时代逆流交织的暗礁间,以隐忍的泪光与克制的指尖,完成了一场对传统道德枷锁的无声突围。导演火车上由远及近的座位调度犹如一把量尺,丈量出昭和女性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精神困局,主人公终以自我消解的沉默姿态,定格为日本家庭伦理困境的银幕绝唱。

注:如遇片目变动,请以实际排片为准。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第一时间掌握2025年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