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田野新语 | 为生命让路的补考,是对规则更高层次的恪守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15 17:03:22

5月10日早上,烟台市发生了惊险而感人一幕: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学生姜昭鹏和网约车司机携手,成功挽救发病同学生命。因救人耽误时间,导致姜昭鹏无法参加春季高考语文考试。

但面对缺考,姜昭鹏却不后悔,他说:“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是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

对每一位学子来说,高考是极其重要的事,错过一门科目考试,很有可能错失升学机会。但面对决定自己前途的重要考试和同学的生命时,姜昭鹏毫不犹豫选择了抢救生命,这样的选择值得肯定,更应该被表扬。

感动之余,大家更关心姜昭鹏能否有补考的机会。让人欣慰的是,经当地教育招生考试单位和姜昭鹏所在学校核实,姜昭鹏救人情况属实。5月14日,他被授予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经山东省招考院同意,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补考。至此,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启用备用试题补考的决定,绝非简单的“法外开恩”。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因不可抗力缺考者经核实可启用备用卷补考。当突发疾病、交通事故等传统认知中的“不可抗力”被具象化为拯救生命的选择时,主管部门的决定,实现了程序正义与价值正义的统一。可以说,这一决定不是对规则的消解,而是对规则精神更高层次的恪守——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本就应该为守护生命、培育德性留出空间。

考试主管部门的决策,与网约车司机连闯红灯送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共同构成了社会善意的闭环。这种闭环效果表明:制度能够及时回应具体事实,就会形成道德建设的乘数效应。给予姜昭鹏补考机会,既是对个体善举的肯定,更是向社会传递“德者有得”的价值信号。

当备用试卷的启用程序启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规则的弹性,更是一个社会对“生命高于一切”的制度性守护。这种守护,让教育真正回归到“立人”的本源,也让每个向善而行的选择都能获得稳稳的托举。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评论员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