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提香|韩斌 孙文韬共绘“冬祥”——庆贺《农村大众》创刊75周年名家书画笔会(四)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14 16:33:34

今年的5月15日,是《农村大众》创刊75周年纪念日。为感恩时代、回馈读者、擘画未来,报社特推出系列策划活动,“谷雨彩墨润新景 桃花源里可耕田——庆贺《农村大众》创刊75周年名家书画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公庄特别现场”活动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沈光伟、李学明、宋丰光、张锦平、李恩成、韩斌、陈涛、孙文韬八位省内书画名家热情参与,创作出一批以四季为主题的庆贺作品。

《闲民何幸乐升平》 韩斌 孙文韬

韩斌(右)孙文韬(左)现场展示作品。

画家寄语

韩斌(1976年生于山东莱州。先后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艺术硕士。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芥英社成员):

“我们这一代人展开掌心,生命线里还蜿蜒着田埂的走向。那些浸透稻花清香的童年记忆,如同遗传基因般在血脉里代际传递。我的调色盘里至今沉淀着泥土的褐、麦苗的青,还有水渠旁那些不知名野花摇曳的斑斓——这些被城市化进程逐渐覆盖的生命密码,在三百余幅野草主题画作中重新破土而出。

“当我的画笔开始追溯这些生长在记忆褶皱里的植物时,《农村大众》始终是这段艺术之旅的同行者。创刊75载的媒体与探索10年的艺术家,恰似古树与藤蔓共生。那些聚焦“三农”的深度报道与我的乡土题材创作,共同构建着城乡对话的美学桥梁。

《清风》 韩斌

“值此芳华正茂的75周年,愿《农村大众》继续做时代的开荒牛,在媒介融合的田野上深耕不辍。这10年相伴让我懂得,真正的艺术从不是孤立的创作,而是像野花种子般需要找到适合生长的精神土壤。我们共同守护这份土地的体温,那些深埋的文化根脉,自会在新时代绽放出灼灼的生命力。”

孙文韬(1980年生于山东乐陵。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济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岱云社成员):

“红梅绽放于雪山之巅,虬劲枝桠穿透凛冽寒风,以朱砂点染的生机在素白天地间迸发。这帧泼墨之作不仅定格了自然界的生命礼赞,更牵引出深植于农耕文明的东方美学密码。

“乡村,始终是水墨语言的精神原乡。当笔锋游走于阡陌炊烟、青瓦白墙,水墨便在宣纸上生长出与土地血脉相连的呼吸。这种根植于泥土的艺术基因,历经千年仍在江南烟雨、塞北雪原中延续着。现代都市的钢铁森林里,这份乡愁愈发清晰可触。水墨画中半亩方塘的倒影、篱笆墙角的寒梅,便成为我们精神返乡的摆渡船。艺术创作者们不断重返乡野采风,在稻田的晨雾里捕捉灵感,于老农的皱纹中读取时光的诗行。

“正值《农村大众》创刊75周年,这幅“冬祥”既是献给乡土文明的赞歌,亦是寄向未来的水墨信笺。75载春秋里,媒体人与艺术家们共同守护着这片文化沃土,让传统美学在新时代萌发新枝。”

《永寿》 孙文韬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刘晓续 李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