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东创新药领域好消息频传:复星医药宣布,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FCN-159片(芦沃美替尼片)被纳入国家药监局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荣昌生物、翰森制药新适应症相继获批,恒瑞医药达尔西利HR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目前,浦东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创新药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适应症加速获批。
加速研发,填补相关疾病治疗领域空白
近日,复星医药宣布,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FCN-159片(芦沃美替尼片)用于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已被纳入国家药监局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目前,该适应症在中国境内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记者了解到,FCN-159片为MEK1/2选择性抑制剂,拟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1型神经纤维瘤病、树突状细胞和组织细胞肿瘤、低级别脑胶质瘤等。
截至目前,芦沃美替尼片已有2项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先后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分别是用于治疗成人树突状细胞和组织细胞肿瘤以及治疗2岁及以上儿童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相关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
根据相关机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MEK1/2选择性抑制剂在全球范围的销售额约为20.68亿美元,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临床价值。
复星医药表示,将持续探索创新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加快罕见病药物和临床急需药物的研发,填补相关疾病治疗领域的空白,提升创新治疗药物在罕见病患者中的可及性。
不断“上新”,提供更多新的治疗选择
近日,荣昌生物、翰森制药新适应症相继获批,为更多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5月,荣昌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原创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RC48,爱地希®)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或其生物类似物和紫杉类药物治疗的HER2阳性且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据悉,这也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用于HER2阳性存在肝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的ADC药物。
荣昌生物首席执行官房健民博士表示,乳腺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存在尚未被满足的巨大临床需求。维迪西妥单抗是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用于HER2阳性肝转移乳腺癌的ADC药物,能够给这部分患者带来高效低毒的创新治疗方案。并透露正积极探索与其他药物联用的可能性,希望未来拓宽该药物的应用范围,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同在5月,翰森制药宣布,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新适应症获批上市,用于Ⅱ-ⅢB期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成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患者须既往接受过手术切除治疗,并由医生决定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此次获批,使得阿美乐®在国内获批的适应症数量达到四项,持续领跑中国原研三代EGFR-TKI。
据悉,作为中国首个原研三代EGFR-TKI,阿美乐®上市五年来,持续拓展治疗领域,为我国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获益选择。
新适应症持续获批的同时,创新药“蓄水池”也在不断充盈:近日,张江科学城企业恒瑞医药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CDK4/6抑制剂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具体适应症为:本品联合内分泌治疗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本次申报上市,是基于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联合内分泌治疗在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代号:DAWNA-A),该研究此前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研究结果显示,达尔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较安慰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IDFS)。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
目前,浦东已汇聚了一大批“硬核”创新药企业。它们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创新药物研发进程,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优质的创新药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下一步,浦东将持续聚焦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活跃产业生态、赋能创新发展,推动更多创新药在浦东诞生转化、生产制造,打造浦东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