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笔耕不辍,共出版了180多部著作,总计超过3500万字,让历史、科学和名人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他的科幻经典《小灵通漫游未来》在1978年首次出版时便创下破纪录的150万册印量,也让“小灵通”这个脍炙人口的形象,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2020年5月15日,当代著名作家叶永烈辞世。为纪念叶永烈诞辰85周年、逝世5周年,位于上海图书馆4楼的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近日举办纪念暨专藏捐赠展。这是上海图书馆“叶永烈专藏”的首次集中亮相,以表达对叶永烈的崇高敬意,并向叶先生的家人致以由衷的感谢。
谈及“叶永烈专藏”的来历,还得回到2014年。当时,叶永烈开始系统整理自己的创作档案,并逐步捐赠给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为此,上海图书馆特别设立“叶永烈专藏”以集中整理研究,这是上海图书馆首次以在世的中国作家命名文献捐赠专藏。在捐赠仪式上,叶永烈先生曾笑言,在其故世后,“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本次展览分为“坚持求真创作”“讲好中国故事”“拓展科幻交流”三个部分,展出文献类型包括手稿、书信、录音录像带、图片。“叶永烈专藏”的重要构成之一是叶永烈档案,读者在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红色的起点》《小灵通漫游未来》等叶永烈代表作的创作手稿、采访档案原件,每一个笔划、每一处修订都是作家辛勤推敲的见证。
本次展览不仅关注叶永烈的作品,还揭示了叶永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重要贡献。在《在史著与历史小说之间》《论科学文艺》等手稿中,叶永烈提出了自己的纪实文学创作观、科学文艺观念;与海外友人的往来书信以及大量的外文科幻藏书,展现了他在中外科幻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诸多努力。
展览还在展陈内容与阅读空间的结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主视觉区,以巨幅照片还原了叶永烈传奇的“游泳池书房”,以运输“叶永烈专藏”文献的书箱还原了捐赠的过程,同时还展示了关于叶永烈的报道档案、手稿主题馆策展工作笔记,全面展现捐赠者与上海图书馆为建设“叶永烈专藏”所开展的工作。手稿主题馆首次在阅读空间中使用树形旋转书架,搭配透明亚克力罩,展示叶永烈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部分参考图书,以此营造更为温馨的观展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