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看!这些红色地标在纸上“活”起来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5-13 15:58:20

为进一步激发老中青三代人的家国情怀,“今日闵行”联合颛桥镇结合“5·16”纪念颛桥解放日推出“情系家园守初心 薪火相传向未来”系列,通过共度“政治生日”,让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代代相传。

在纪念颛桥解放日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剪纸红情”活动如同一场穿越时光的艺术之旅,悄然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凝聚了颛桥镇老、中、青三代剪纸艺术的智慧与深情。海派剪纸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周若妹,区级非遗传承人张红,以及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内地新疆中职班的阿卜杜萨拉木、萨拉木,以非遗技艺为笔、以红色文化为魂,带着对红色文化的敬意与热爱,勾勒出家乡的热土故事、英雄赞歌与时代新貌。为闵行区烈士陵园、闵行区博物馆、颛桥小学中共联络站、顾振烈士纪念馆等区内红色地标赋予了新的生命,让革命精神与乡土情怀在指尖传承、生生不息。

要把红色文化阵地转化为剪纸艺术,周若妹坦言这是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又一巨大挑战。不同于传统的常规剪纸创作,本次创作需对这些地标建筑进行艺术重构,既要保留建筑特征,又需遵循剪纸艺术的线条语言,“光有建筑照片还不够,剪纸之前还要先画出一张完整的剪纸稿才行。”周若妹说,“这一步最难的就是,如何把画面中不同的建筑主体连结起来,确保剪出来、拿起来是一整张作品。”

在剪纸过程中,周若妹还会进行再次创造,在闵行区烈士陵园的这幅作品中,周若妹用金色宣纸刻出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字,熠熠生辉,庄严肃穆。这八个字被巧妙地置于红色剪纸之上,红色象征着革命先烈们用热血铸就的辉煌,金色则代表着他们不朽的精神与永恒的荣耀,两者交相辉映,彰显出对英烈们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缅怀。

从画到剪,各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的剪纸创作,则是此次活动中最为复杂的一环。陈列馆建筑外表面的红砖墙,缩小到剪纸稿上有成千上万个红格子,每个格子仅有2—4毫米大小。周若妹的女儿,区级非遗传承人张红,她用一周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

此次创作,对于还要兼顾学业的两位新疆学子更是难上加难。两人都是学校剪纸社团的成员,经过不断学习与练习,刻纸技术已十分精湛,“但第一次挑战这么大幅的、精细的作品,还是有些压力。”阿卜杜萨拉木坦言,“白天要上课、要集训,只能利用晚上熄灯前的时间抓紧制作。”面对特别精细的地方,两人更是要打起十万分注意,调整雕刻力度,仔细仔细再仔细,不然一旦损坏就功亏一篑,需要从头再来。“我们边剪边看,对闵行的红色记忆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萨拉木说。

这次的创作,不仅是一幅剪纸作品,更是一份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周若妹团队及两位新疆学子都深知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每一次剪刻都是对先辈们的缅怀与致敬。“红色剪纸自古就是中国人祈福纳祥的载体,如今我们用这抹‘中国红’承载更厚重的历史记忆。剪刀能剪出窗花的喜庆,也能刻出山河永固的信念。”希望通过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让更多人了解闵行区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先辈们的英勇精神。

供稿:颛小鹤
编辑:高淑婷
初审:岳顺顺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