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荣成市爱伦湾,从福建越冬归来的鲍鱼苗被转运到当地养殖区,养殖工人穿梭海上,将它们安置到海中继续养殖。
鲍鱼成活及生长对水温的要求极为严苛。从2004年开始,荣成和福建莆田等地合作开展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候鸟式”养殖模式,避免了水温过低或过高对鲍鱼产量和质量造成的影响。在此模式下,鲍鱼成活率由原来的50%提升至95%以上,成长周期由三四年缩短为两三年,大大提升了养殖收益。
近几年,鲁闽两地每年约有500万笼鲍鱼苗开展冬夏对调养殖合作,标志着我国鲍鱼“候鸟式”养殖模式实现科学化高效运转,成活率及品质明显提升,成长周期明显缩短,有效提高了渔业效益,增加了渔民收入。目前,从福建转场到山东荣成鲍鱼苗已完成过半,到5月下旬转场可全部完成。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永志 杨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