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麦灌浆的黄金时期,也是决定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时期。菏泽市郓城县牢牢把握农时,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以科技赋能农业、服务保障生产,为145万亩小麦构建起全方位的防护体系,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夯实根基。
5月6日,在郓城县张鲁集镇黄河滩区的麦田上空,多架植保无人机排列有序、灵活穿梭。这里土壤肥沃,黄河水的滋养让小麦生长得格外茁壮。如今,这些“科技新农具”依据提前规划好的航线,在田间来回作业,随着螺旋桨高速旋转,含有杀虫剂、杀菌剂、调节剂的混合药液均匀细密地喷洒而下,给这片承载着希望的滩区小麦披上了一层无形的健康“外衣”,高效又精准地为小麦生长保驾护航。
郓城县鑫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鑫告诉记者,小麦灌浆期是小麦“一喷三防”的关键时期,作为专业化的飞防组织,为确保小麦统防统治质量,公司严格执行农业局制定的飞行标准,并对机手做了专业化的培训,同时接受镇、村两级的全程监督管理。截至目前,公司共启动了30多架无人机,已防20多万亩,再有两天将全面完成防治任务。
赵鑫介绍,相较于传统人工喷洒,作业效率提升超20倍,成为守护夏粮丰收的“科技尖兵”。“以前,老百姓背着药筒,累死累活一天就打十几亩地,现在无人机打药,一小时就打200多亩地,确实也节省了人力。再一个就是从经济上,以前打药,每一亩地就得30多元钱,现在20多元,一亩地就省了十多元钱,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实惠。”郓城县张鲁集镇李河涯村种粮大户李庆华说。
为确保此次“一喷三防”作业科学、高效进行,张鲁集镇提前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趋势,制定详细的防治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药剂调配和作业操作。
“为保障夏粮增产、农民增收,张鲁集镇及早谋划,自4月下旬起,组织植保无人机对全镇7.6万余亩小麦实施‘一喷三防’专业化防治,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病虫害防控效率。同时,积极邀请县农业局专家、组织镇农技站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田间管理指导,聚焦小麦抽穗期、灌浆期等关键节点,从肥水调控、病虫害监测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确保麦田增产措施精准落地。”郓城县张鲁集镇党委书记苏亚楠说。
郓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朱以发介绍,“一喷三防”就是在小麦生产的中后期,一次喷药,能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目的,对小麦后期的增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年郓城县利用“一喷三防”补助资金采购药剂实现全覆盖,免费发放给农户,积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统防统治,全县“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面积达到70%以上,为夏粮的丰产丰收,奠定了有力保障。
(大众新闻记者 蒋鑫 通讯员 刘保迎 张来聚 任威明 杨以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