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价格战熄火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银行又将价格战蔓延至信用卡现金分期服务领域。
近期,多家银行信用卡针对现金分期业务开展限时优惠活动,部分银行利息优惠可低至1.7折。优惠后,其折算年化利率已下探至3%以下,最低的一家银行降至2.76%。
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此次将价格战延伸至信用卡现金分期业务,一方面是将消费贷的部分客户吸引到信用卡现金分期产品上来,从而稳步扩大零售贷款规模;另一方面则通过申请信用卡时的条件严控贷款人,从源头上降低风险。
利率低至“2字头”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接到了某家商业银行的App通知,表示现在该行针对现金分期业务进行利息优惠活动,优惠后的年化利率将在3%左右。
“我们行确实在做活动,对信用卡的现金分期业务进行利息优惠,优惠力度为2折。”该行的客户经理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优惠后利率在3.1%左右。”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信用卡现金分期业务作为一款办理简便的快速融资产品,用户满足办理条件即可实现资金快速到账。“该类产品主要为应急使用,虽然申请流程便捷,但利率也相对较高。”一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客服介绍,“一般来说,信用卡现金分期的额度为信用卡额度的50%。用户如果感觉当前额度低,可以申请人工提高,最高只能提高到5万元。一般默认为日利率万分之五,即年利率18.25%。”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家银行目前都针对现金分期业务开展利息优惠活动,其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优惠幅度相对较大。
招商银行“e招贷”针对一年(即12期)及以上分期给出“限时1.7折”利息优惠。优惠后,12期分期还款折算年化利率仅为2.76%,24期分期还款折算年化利率为2.79%。
中信银行的优惠力度也接近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借现金”业务对一年及以上分期给出“限时1.9折”利息优惠。优惠后,12期分期还款折算年化利率低至3.09%,24期分期还款折算年化利率为3.19%。
其他多家银行优惠幅度虽然不及前两者,但力度也不小。工商银行现金分期产品利息优惠为6折;交通银行现金分期产品针对一年及以上分期利息优惠为3.4折,优惠后分期折算年化利率降至5.46%—5.66%;平安银行现金分期产品利息优惠为2.8折,优惠后分期折算年化利率降至5.11%。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多家银行的信用卡现金分期业务会不定期开展利息优惠活动,不排除以后会有更低的利率。
“以量补价”抢市场
针对银行近期在现金分期业务领域重新开卷价格这一现象,银行业分析师张鹏博认为,银行还是希望能“以量补价”,以此稳步拓展零售贷款增量。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消费贷因价格竞争激烈被监管“踩刹车”,要求自4月1日起年化利率不得低于3%。
“消费贷是储蓄卡部门业务,现金分期业务是信用卡部门业务,因此现金分期利率不受此前消费贷限价政策影响。”张鹏博分析,“银行通过降低现金分期利率,实质上是把消费贷需求转移到信用卡业务线,从而规避监管约束。”
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金分期申请到的资金可以直接打到指定的储蓄卡内,后续可用于取现或者其他个人消费,在形式上与消费贷“区别不大”,多家银行官方宣称可以“秒级到账”。
张鹏博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随着零售端压力加大,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今年开年以来,银行在个人消费贷市场打起“价格战”,直到今年4月初,有关消费贷“价格战”被叫停。
“为吸引更多客户并保持市场份额,银行不得不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策略。”张鹏博分析,“从去年开始,银行业对个人消费贷款的降息动作不断,反映了银行希望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增加贷款量,以此弥补利差收窄带来的影响。这也是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政策的具体体现。”
对消费者而言,这直接降低了短期资金使用成本,尤其利好有装修、教育等大宗消费需求的群体,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契合“扩内需、促消费”的宏观导向。对银行而言,短期可通过价格优势快速获客,提升信用卡客户活跃度与黏性,长期则有望通过优质客群的沉淀优化零售业务结构。
“不过,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不能因为看到利率低就去申请现金分期,而要综合评估成本、信用影响及个人还款能力。”张鹏博提醒,“尤其要注意,信用卡现金分期资金不得用于买卖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投资,不得用于黄金等投资性贵金属,也不得用于房地产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一旦违规使用被银行查处,可能导致银行取消分期、要求立即还款,甚至还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消费者应避免增加负担
银行通过现金分期低利率策略,既响应了政策导向,也实现了业务扩张,但需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消费者在享受低成本资金时,应仔细核算实际利率,避免因分期期数延长或隐性费用增加负担。同时,分期现金不能违规使用,严格规划还款计划,并保留资金用途凭证。未来,监管部门可能进一步完善对信用卡业务的利率管理,推动市场从“价格战”向“服务竞争”转型。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