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复旦大学 > 文章详情

倒计时20天!复旦师生校友共创新歌《风起卿云》

转自:复旦大学 2025-05-07 14:26:35


今天(5月7日),距离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20天之际,校庆原创歌曲《风起卿云》发布。


这首歌曲由1978级校友、词作家张海宁作词,Echo合唱团驻团作曲潘行紫旻作曲,2002级校友、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洪川担任音乐总监,2004级复旦EMBA校友优客李骥、2012级管理学院校友何思远领唱,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尤书元同学担任钢琴演奏,复旦大学回声(Echo)合唱团合唱。


在歌曲诞生的背后,有复旦师生校友关于热爱、传承与成长的故事。他们用一首歌,表达对母校的爱,也串起学子们在复旦的成长记忆。




优客李骥:重回母校唱响青春记忆


李骥,曾是“优客李林”的一员。2004年,他来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攻读EMBA项目。


“走进学校,第一感受就是树木很多。”李骥回忆起初入复旦时的情景,“建筑物可以新盖、地可以扩建、围墙可以树立,但是树木要成长到茂密,那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一走进复旦校园,他就感受到,“这是一所有历史的学校”。


在复旦求学的日子,老师们的创新、积极,以及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让李骥记忆犹新。小组学习模式、国际化师资队伍,让他学到了丰富的管理知识,他特别喜欢陆雄文、统计老师郑祖康的课。“这些知识不管是对管理企业,还是对创业都很有帮助。”李骥说,“我还感受到国际文化的脉动”。


李骥理工科技术出身,早年创业,拥有复旦大学和元智大学的管理、传播双硕士学位,出版心理应用类、散文手记类、传媒信息类等著作。作为一名音乐人,他坚持自己创作、编曲、直播。他认为AI是很好用的工具,但写出来的东西太过模式化,而艺术的魅力恰恰就在于那一瞬间的“不常规”。


接到《风起卿云》的录制邀请,李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歌曲筹备和MV录制拍摄过程并不轻松。虽然此前他在台湾已经录制过一版,但李骥对音乐有要求,到上海之后,又花了半天,在专业录音棚再次做了录制。


由于李骥在上海只有三天,完成录音后,主创团队马不停蹄地推进MV拍摄工作。部分画面的录制在相辉堂前草坪进行,李骥表示,这里承载了他不少复旦记忆。“我们开学、毕业都在相辉堂,从老校门走到相辉堂,觉得好像穿越了时空。”在他眼中,复旦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见证着文化的传承。






四面八方,只为同一首歌


洪川,2007年从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又曾回到母校攻读硕、博学位。这位与复旦校庆音乐缘分颇深的校友,曾参与复旦100周年、110周年校庆的歌曲录制、创作,此次再度参与120周年校庆《风起卿云》的制作。


谈及歌曲创作,洪川介绍,歌曲希望体现当下时代背景,以及学校正在推动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强收”结尾,整体昂扬奋进,更加具有力量感。歌曲节奏明快,运用较多切分、弱起等游移节拍,打破平衡惯性,个性鲜明。


编制上,这是一首混声四部合唱作品,制作时加入了弦乐队、吉他、打击乐、管乐等,让音乐听上去更有感染力。同时为方便传唱,也有钢琴伴奏混声四部版本乐谱,可供广大师生校友组团演唱。



一曲《风起卿云》的诞生,离不开众多师生校友的配合。Echo合唱团成员精心处理、认真排练。2021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现任Echo合唱团团长罗超说:“唱这首歌时,需要多一些青年人的活力,用更年轻一点的声音。”


加此次录制的复旦大学回声(Echo)合唱团成员,是各院系爱好音乐的同学。拍摄MV当天,很多人上完早课赶来,在化妆间,团员们还在抓紧时间练习。


和李骥一起领唱的何思远,复旦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私募基金工作,他也是Echo合唱团的男高音。拍摄当天,正逢周一工作日,何思远请了半天假,清晨赶到学校。拍摄现场,李骥、何思远等全情投入,一遍又一遍配合导演要求,投入在歌曲的演绎中。下午一点多录制结束,何思远连盒饭也没来得及吃就赶回单位上班。


在复旦大学12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一首《风起卿云》将复旦师生校友们紧紧相连。大家满怀热忱,从四面八方而来,只为这同一首歌。正如歌词中所写:“愿青春不虚度,愿信念不朽,携手共担当,同赴光明晨曦。”



下载链接


复旦大学官网

https://www.fudan.edu.cn/fqqyxz/list.htm

百度网盘:

https://pan.baidu.com/s/1uBc115NPg2JXn7_ApagkVg 提取码: fqqy 


《风起卿云》MV制作团队名单

出品人:方明、陈洁

制作人:樊巍、沈安怡

监制:李玲

音乐总监:洪川

导演:任家

作词:张海宁

作曲:潘⾏紫旻

领唱:优客李骥、何思远

钢琴:尤书元

合唱:复旦大学回声(Echo)合唱团

音乐监制:施嘉俊、郑河

摄影指导:朱捷

航拍:王一江

剪辑:张安伦

演出人员:

李    骥    何思远    尤书元    殷林琪

马小睿方子嫣    胡对对    董依心

向雨馨    杨柳一    郭瑞婕    王晓鹂

戴楚娴    马铭浩    古奕乐    顾启铭

施文远    罗    超    严吴佑    张世麒 

邵    润    严俊达    申宸羽    孙鹏洲

鸣谢:

复旦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

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复旦大学团委学生艺术团

复旦大学相辉堂

复旦大学档案馆

复旦大学保卫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科技馆

文字:叶鹂

责编:汪祯仪

出品:复旦大学融媒体中心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