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魅力沪郊新画卷,共享海派乡村新生活。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多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及经营主体,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
新建村位于浦东新区万祥镇东部,村域面积2.78平方公里,呈田园水乡风貌,文化要素丰富。2021年,新建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24年,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重点培育单位。
近年来,围绕“数字田园·直播小镇”主题,新建村抢抓数字经济和直播经济发展机遇,建设直播小镇,打造产城乡融合的示范乡村。
在方寸屏幕间联动城乡
2023年,港城奇秀梦想中心落地万祥镇新建村,并于同年底完成了对村集体资产的改造,在现状房屋内打造了8间直播间,围绕万祥镇的农产品推广,进行田间直播带货。截至目前,基地已孵化出962场助农直播,实现税收1100万元。依托当地优质的大米、水蜜桃、西瓜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创建万祥特色农业品牌,并通过与临港五校建立的“直播人才实训基地”,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带货技巧,也用5G信号编织万祥乡村振兴的新密码。
“电商离不开产品,越靠近源头才会有更丰富的产品。”港城奇秀梦想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直播不仅可以拓宽销售途径,助力当地农产品逐步建立起品牌形象,更能够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新建村党总支书记陈天燕回忆起直播基地落地之初,村民对直播会带来何种改变尚存疑虑,直到发现自己的农产品通过虚拟的网络成功售卖,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时,他们才慢慢感受到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的魅力。“对老百姓来讲,乡村有这么一个‘造血’的地方,大家都很开心。”陈天燕介绍道,除了紧抓数字经济的浪潮打造专业电商平台外,新建村还整合千亩农田,建设无人农场。土地平整后的千亩连片稻田,亩均效益增长幅度达30%。不仅如此,村里还探索尝试盘活闲置资源,让乡村焕发出更多生机。
“无人农场有两轮农种,上半年赏菜花,下半年看稻田。三四月份,16号线这趟临港方向的轨道交通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开往春天的地铁’。”陈天燕说,近年来,去乡村游玩变得时髦了起来,新建村也想接住“农文旅商展”融合发展的泼天流量。
在田间地头茁壮成长
由废旧仓库改建而成的“朱雀小院”,在村民的精心打造下,如今,变成逃出“樊笼里”的惬意之地。
“清明小长假期间,万祥举办桃花节,朱雀小院每天的营业额都很不错,‘猪头肉+咖啡’吸引了大批人来打卡……”提起小院的产品,陈天燕有很多话可以说,“餐饮方面有猪头肉、白斩鸡、咸菜塌饼、菜饭等,咖啡除了传统的美式、拿铁和卡布,我们还有玫瑰、海盐等创新口味,大家都夸我们的咖啡豆很好。”
人人都夸的咖啡豆,来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经所”)。据了解,不久前,热经所首个上海咖啡小院落地浦东万祥,这个小院就是朱雀小院。
热经所与万祥的携手,为朱雀小院的咖啡文化注入了高原特色基因,搭建起集技术转移、品牌共创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从“种子到杯子”全产业链的跨地域价值提升。“今年,基本上每天的营业额有3000~5000元,我们赚的钱都是到集体经济的账户上,以后都要分红的。”在陈天燕看来,朱雀小院焕新的不仅仅是闲置资产,还有越来越热闹的乡村生活。
前不久,由港城集团与万祥镇共同投资建设的新建村“三水间”民宿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完工。作为港城集团与万祥镇继“港城·奇秀梦想中心”之后的第二个镇企结对乡村振兴项目,“三水间”民宿将现状2幢民宅、1幢中心场厂房及周边草坪林地空间改造为集乡村民宿和乡野游乐于一体的综合项目,设有特色餐饮、棋牌娱乐、房车露营及水上运动等多种娱乐功能,成为“一站式”都市乡野微度假营地。
新建村,建新村,展望未来,陈天燕期待将村里的网红打卡点打造成市民休闲地,开展特色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源源不断来到乡村,共享美丽田园生活。
文:刘晴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