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辉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5年3月号
作为媒体融合发展四级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离基层最近的主流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立足本土资源,形成自己鲜明的传播特色以加快发展已成为重要课题。
近年来,日照市五莲县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紧紧围绕媒体融合的新趋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强平台和内容建设,打造有较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县域融媒体新高地。
平台建设:矩阵立体多元,打通渠道壁垒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舆论格局和内容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县级融媒体虽然在受众中依然拥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受限于传播渠道和平台,传播力、影响力亟待提升。为改变这一现状,县级融媒体需要借助互联网、拥抱新媒体,建强自有客户端、构建平台媒体账号矩阵,通过多维手段打通渠道壁垒,努力在转型探索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广入驻建矩阵,扩大覆盖面
媒体融合的本质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化,方向是平台化。基于这一认识,中心坚持自有平台建设和第三方平台入驻并重,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目前拥有第三方平台账号17个,形成了覆盖500多万用户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官方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影响力在全省县级融媒体中位居前列,“五莲融媒”新华号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县融”荣誉称号。截至目前,锦绣五莲客户端下载量达17.2万,“今日五莲”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21.4万,“掌上五莲”抖音号粉丝数308.7万,“掌上五莲”快手号粉丝量达101.7万。
在已有账号矩阵基础上,中心发挥优势加强运维、加大正能量作品发布力度,实现大流量、正能量传播,2024年共有33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二)建强自有客户端,打造融媒体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打通了社会治理和媒体大数据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功能联通和数据共享,为打造具备政务服务、便民惠民、新闻资讯等多元服务功能的县域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县级融媒体中心立足群众需求,打造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融媒体平台,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
中心积极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以产品融合、渠道融合、平台融合为动力,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技术升级,充实人才储备,改革绩效考核制度,建强自有客户端锦绣五莲。客户端开设“民生问政”“莲捷办”“实时路况”等功能板块;为更好地发挥平台的传播效果,中心对原有便民服务板块进行升级,新增40余项功能,涵盖医、食、住、行等方面;启动“莲乐购”商城平台运营工作,入驻商家100余家、各类商品1000余款,实现了媒体服务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经过创新实践,《五莲融媒:线上寻医问诊让群众就医更便捷》入选全省县级融媒品牌应用案例,《锦绣五莲—为民为企》入选“打造群众诉求网上办理平台 引流利器这样用”典型案例。
内容创新:突出“短视频+直播”,讲好本地故事
全媒体矩阵建设丰富了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平台和渠道,同时也对内容表达、呈现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融媒体只有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势,多采写、拍摄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创新内容表达和呈现,向受众提供鲜活、原汁原味、有本土特色的新闻报道才能引起共鸣,从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一)以优质短视频唱响本地好声音
作为基层媒体,县级融媒体对本地人和事的新闻报道应注重打造爆款,大量制作有地方特色、适合移动端传播的优质短视频新闻,形成自身品牌和传播亮点。中心聚合电视、广播、报纸、客户端、第三方平台账号等全媒体传播优势,综合运用图文、短视频、H5、海报等形式,讲好五莲故事。
1.强化主题宣传报道。对于五莲县重点工作,开设《笃行不怠勇登攀 拼搏实干走在前》等专题专栏11个,发布稿件1600余条,全面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五莲之声。大力推进“爱莲说”活动主题宣传,摄制发布“游子念五莲”“游客赞五莲”等短视频600多条,营造“在莲爱莲、在莲为莲、在莲言莲”的浓厚氛围。
2.加大对上宣传,联合开展活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亮点工作,在上级主流媒体发出五莲声音、展示五莲形象。2024年,融媒体作品登上央视、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平台账号180多次;《锦绣五莲》宣传片等3条视频在北京地铁播出;联合闪电新闻、山东融媒运营联盟等平台进行联动直播,推介五莲生态美景、中医文化,赋能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播放量达到1000万+。
3.推动融媒精品创作。深入开展精品创作年活动,将五莲旅游资源、苏轼文化等本地特色元素与作品创作相结合,拍摄制作《跟着苏轼游五莲·赏杜鹃花》《山海联动,沿着山海风情绿道游五莲》等精品短视频,在各平台发布后受到好评。《五莲县大青山出现雾凇景观》《山东一村全体村民40年续写最美孝道》《弟弟背起失散18年哥哥飞奔回家》等作品多次登上热搜榜,全网浏览量近1亿。
(二)直播:既“走新”又“走心”
当前,视觉化传播成为主流,直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心将直播作为推进“四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搭建干群、民企、政企互动交流新渠道。
近年来,中心通过电视端五莲综合频道、“今日五莲”视频号、“掌上五莲”抖音号、锦绣五莲客户端等全媒体渠道,不断推出政务直播、商务直播、文体活动直播和医疗科普、助农助残助贫直播等1000多场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助力了乡村振兴,在发展全域旅游、优化营商环境、项目招引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24年以来,各类直播间累计点击回看超2000万次,累计涨粉7.9万人,吸引了在外长期关注五莲发展的有效粉丝3万多人,覆盖受众37.5万人。
1.精心策划,线上线下联动让直播带服务、暖人心。政务直播现已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新平台、回应群众关切的新渠道、展示政府形象的新窗口。
为做好政务直播,中心进行精心准备和策划,认真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按照文字、视频两大类组建政务服务知识库、常见问题库、直播资料库,为编写高质量的直播文案脚本提供有力支撑。
实践中,中心打造“云课堂”,通过直播解读最新政策、公开办事承诺,解决部门找不准、指南看不懂、政策不知晓等问题,让企业和群众知道哪里办、找谁办、怎么办。例如,一把手直播访谈和“民生福祉莲心通”直播访谈等活动,通过直播现场解答、视频政策解读、远程互动交流、线上导办帮办、云端监督反馈等,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了不少难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直播空档期,录制“秒懂政务”短视频,通过录播讲解、线上演示、逐步操作,让服务更暖心。一年多来,直播现场解答各类政务服务业务咨询1523条,帮助异地务工群众办理业务 397件。
在线下,针对直播中网友提出的问题,涉及到的部门单位积极跟上服务,让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比如县残联针对残疾群体需求,联合多部门开展上门评残、送残疾器具等服务,解决特殊困难群体“急难愁盼”问题。
2.创新直播问政,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中心积极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媒体监督功能,在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部门牵头组织下,创新监督形态和方式,积极开展直播在线巡查监看,认真听取网民的意见建议,并在直播页面设置好、差、评二维码,参与直播的网民可扫码提意见、作评价。联合县群众服务中心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对政务直播接单事项的办理时限、服务质量开展实时监督,倒逼服务质量提升,让企业、网民快办、易办、好办。安排专人收集政务直播期间呼声高的问题,建立问题线索清单,按照部门职能分发,做到责任到人、时间到点、落实到位。健全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对收集上来的问题及时进行回复。针对部门的办理回复情况积极开展回头看,及时跟踪回复进度、满意程度和超时受理等情况,做到诉求第一时间反馈、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作者李辉为日照市五莲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5年3月号,原标题为《建平台、强直播,助力县级融媒体“出圈”——基于五莲县融媒体中心的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