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走基层丨行政复议服务再升级,三管齐下复议为民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5-05 07:35:27

行政复议是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防线。自2024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黄浦区行政复议局紧扣“便民利企”核心,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通过开通网上受理渠道、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创新普法形式,行政复议工作从“被动受理”转向“主动服务”,从“程序结案”迈向“实质解纷”。

从“现场跑”到“指尖办”

行政复议“全程网办”提速增效

“以前申请复议要跑现场,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效率太高了!”市民张先生通过“黄浦区数字法律服务平台”提交对交警处罚的复议申请,次日便通过系统查询到申请已被受理。

为破解群众“申请难、跑腿多”问题,黄浦区依托“掌上复议”平台推行“全程网办”。申请人登录平台填写信息、上传材料即可完成申请与进度查询。平台通过数据共享、智能核验将受理时间大大压缩,实现“零跑腿、零纸质、零等待”。

在此基础上,黄浦区创新“简案快调”机制,将争议化解关口前移。针对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交通案件,复议机构在受理审查阶段与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联动,通过“受理审查+案件转交”窗口期主动释法说理,督促行政机关复核自查。通过“面对面”沟通、“点对点”反馈,在复议程序启动前推动争议第一时间化解,让行政复议成为争议化解“快车道”。2025年第一季度案前化解率已达到30%以上。

容缺受理+“外脑”赋能

行政复议护航营商环境再升级

为畅通涉企争议化解渠道,黄浦区行政复议局落实“容缺受理”机制。针对企业因客观原因暂缺非核心材料的复议申请,明确可先行受理,企业及时补齐材料即可,案件审查同步启动。涉企案件平均受理时长压缩至1个工作日,提速80%。

针对环保处罚裁量等疑难涉企案件,黄浦区发挥行政复议委员会专业作用,提供“一案一策”支持。近期,黄浦区将包括涉企疑难案件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涵盖市场监管、环保执法等8大领域,附专家点评与执法建议,定向发放至全区执法部门。

从实地勘察到“靶向普法”

用短视频破解交通执法“共性难题”

正午的豫园路口,黄浦区行政复议局工作人员顶着烈日驻足观察:隧道出口处,“公交车专用道”标识距停止线仅30米,私家车需在5秒内完成变道、减速、观察标识,车流中不时出现急刹、强行并线等险情。

会议室里,工作人员将实地勘察数据与近三个月的交通复议案件交叉分析,锁定全区多个争议高发点位,梳理出“后排不系安全带”“骑车时手中持物”“未有效识别禁令标志”等5类多发违法行为。“单一办案治标不治本,必须让普法跑在争议前!”黄浦区行政复议局计划联合交警部门、专业团队推出系列短视频,每部时长1至2分钟,聚焦黄浦区典型路况与出游场景,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具象画面。

黄浦区行政复议局有本“明白账”:2024年全区交通类复议案件中,超七成争议源于驾驶员对执法标准“不知情”或“难知情”。若仅通过书面答复或听证会释法,受众覆盖面往往有限;而一部1至2分钟短视频,可触达百万级用户。系列短视频将成为“行走的法治公开课”,让每一份罚单都经得起“镜头检验”。

从“指尖申请”到“容缺办理”,从“以案释法”到“实质化解”,黄浦区行政复议工作的每一次创新,都彰显着法治的温度与力量。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赛道上,行政复议正以更高效、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记者 / 邹嘉

编辑 / 孙冲

图片 / 邹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最后一周赶紧冲!上海国际花展5月11号结束,千万别错过

2. 英语口语怎么样?“10后”双语小志愿者带你开启“云上游花展”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