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司法局 > 文章详情

门店倒闭、工资拖欠!闵行法援三管齐下助农民工讨薪

转自:上海市司法局 2025-05-03 21:46:39

“如果没有法律援助倾力相助,我们这劳动报酬不知还要等多久!近日,闵行区法律援助中心收到杨某等9名农民工赠送的锦旗,“法援助力维权路,暖心护航解民愁”十四字熠熠生辉。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法援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农民工维权路上“法律守护者”的深深敬意。


门店倒闭欠薪,劳动者索赔无门



杨某9名农民工先后与宁波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实际上海某沐浴公司(以下简称沐浴公司)门店从事收银、客服、保洁等工作。

2024年11月7日,沐浴公司突然发布《暂停营业通知》,告知员工门店内部装修暂停营业。

仅仅过了13天,公司又在微信群里发布了《停业通知》,称沐浴公司门店已于2024年11月7日起停止营业,停业原因是行业大环境变化以及门店长期亏损。

同时,公司要求员工在3日内将私人物品从门店带走,并搬离宿舍,此后陆续为员工办理退工手续,停缴社保,当月工资也无法按时发放。

这一系列变故,让杨某9名农民工陷入了困境,他们的生活突然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法律援助介入,律师代申快速受理



因向公司讨薪不成,9名农民工前往闵行区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咨询求助,正在闵行区人社局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的李小龙律师接待了他们。

在初步了解情况后,李律师告知杨某等人不要怕,不要慌,他们的情况依法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在向杨某等人收取申请材料后,李律师代为向闵行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交了申请

中心立即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经审核,杨某等9人系来沪务工人员,因讨薪申请法律援助,符合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并可以免审经济困难状况。

提出申请当日,中心批准给予杨某等9人法律援助,并指派上海云定律师事务所李小龙律师承办该案。




三管齐下破题,12万余元落袋为安



接受指派后,法援律师多次会见受援人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以及公司在停业前后的一系列行为。


通过与受援人的深入交流和专业分析法援律师采取三管齐下的代理维权策略:


1.精准锁定管辖权,破解异地用工迷雾。劳动合同签约主体为宁波某公司,但未明确约定工作地点沐浴公司虽未直接签约,但实际用工行为发生在上海市闵行区,且工资发放主体明确,最为关键的是部分劳动者提供的银行流水上备注有“上海某沐浴公司薪酬”。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履行地为管辖地”的规定,结合工资发放记录、实际工作地点、考勤打卡记录、门店停业通知等证据,锁定由闵行区劳动仲裁委管辖,避免劳动者异地维权成本。


2.证据链条补短板,劳动关系终确认。由于部分劳动者未保留劳动合同原件,宁波某公司否认存在劳动关系。法援律师指导劳动者搜集微信工作群记录、考勤表、工牌照片等辅助证据,并结合沐浴公司门店关闭的公示文件,形成“合同签约主体+实际用工主体+工资支付主体”三位一体的证据链,成功证明劳动者与宁波某公司的事实劳动关系。


3.巧用调解施压,先行追回拖欠工资。2024年12月,讨薪+解除劳动关系补偿等仲裁申请提交后,法援律师主动联系仲裁庭启动调解程序,并向宁波某公司阐明法律后果:若拒不支付工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及信用惩戒!在法援律师晓之以法后,宁波某公司迫于压力,在开庭前全额支付了杨某等9人被拖欠工资共计5万元,缓解了劳动者的燃眉之急。


随后,法援律师根据9名农民工工龄、薪资差异制作分类诉求清单,逐一核对年休假天数、社保补缴基数等细节,为解除劳动关系纠纷的仲裁庭审做好充分准备,全力为劳动者争取经济补偿金。


在庭审中,法援律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庭审经验据理力争,经过多轮交锋后再次进入调解程序。


经过法援律师的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在前期已经支付的约5万元拖欠工资之外,宁波某公司再给付9名农民工经济补偿7.7万元,双方劳动关系解除。


2025年3月4日,全部经济补偿款项支付到位,案件圆满办结。





案件点评



本案的典型性在于“劳务外包+异地用工 ”模式下劳动者维权难的问题。法援律师先通过管辖权锁定、证据补强、法律施压三重策略,破解企业规避责任的惯用手段;再使用前期先行追薪+调解终局息纠”的分阶段策略,既保障劳动者基本生存权益(优先追回工资),又兼顾企业偿付能力(经济补偿后期支付),避免矛盾激化,实现案结事了,真正做到让劳动者安心无忧。



来源:上海法援、闵行区法援中心

责  编|袁   琳

审  核|徐连宗

关注“上海市司法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