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五一健康指南 | 春夏蜱虫活跃期,户外活动应警惕

转自:交汇点 2025-05-02 18:41:10

“五一”假期开启,全国各地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如火如荼,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旅游打卡是大家5天假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外出一览美景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皮肤健康问题。为此,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多名医院专家,快收下这份“五一”健康指南吧。

“五一”出游谨防蜱虫叮咬 警惕致命风险

假期里,不少市民会外出踏青、赏花,蜱虫是贪婪的“吸血者”,可传播多种传染病,是郊游、踏青不可不防的“健康杀手”。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孙兆圣介绍,蜱虫可携带多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虫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靠吸血完成后续的发育和繁殖。蜱虫没吸血时是扁形的,吸血后就变得滚圆,吸血后的体积可变大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孙兆圣表示,尽量避免在蜱虫易孳生、滞留的草地、灌木丛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停留,从草地、灌木丛、树木上收拾衣物后要注意检视清除滞留的蜱虫。

孙兆圣提醒,万一不慎被蜱虫叮咬,也不必惊慌,重要的是尽快去除蜱虫。切记不可直接用手接触蜱虫,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

春夏交替花粉也不少,出游最好携带外用药物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表示,春夏交替的时节,尤其是南京又到了杨絮飘舞之季,过敏体质的人群外出郊游时更需注意戴好口罩。

此外,随着蚊虫的增加,各种蚊虫叮咬,可能引发丘疹性荨麻疹,抑或出现局部皮肤的过敏反应,常见于脸部和四肢。蚊虫叮咬不但会造成健康受损,还影响游玩的心情,因此大家在出游时最好携带外用药,如风油精、绿药膏、薄荷脑等以作防备。

专家提醒,当常用处理方式无效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鲜桔皮鼻下闻,按揉穴位防晕车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杨亚旭介绍,在外出游玩时,容易晕车、晕船的市民除了口服防晕车药外,还可以按内关穴(腕关节掌侧,横纹正中上两寸处)、合谷穴(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即虎口处),先轻后重,持续5—10分钟,有助于抑制恶心、呕吐之类的晕车症状。

还可轻揉颈后双侧风池穴(后发际颈椎两侧凹陷处)。可在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涂些清凉油或风油精,能清醒头目。行驶途中将鲜姜片或是新鲜桔皮拿在手里,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对于缓解晕车症状也有帮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骏 浦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