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疼到崩溃!“像无数针在疯狂搅动”……这一症状千万要重视!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5-02 16:28:01

凌晨三点从剧痛中惊醒

像是有无数根钢针在关节里搅动

……

这是怎么了?

男子长期肥胖

全身关节被痛风石“攻占”

王先生今年45岁,身高180厘米的他,体重高达100公斤。他的生活习惯并不健康——高热量、高嘌呤的食物常常摆满餐桌,外卖更是家常便饭,平时几乎不运动。日复一日,体重秤上的数字一路飙升,体内的尿酸水平也在悄然失控。

近几年,他的痛风发作得愈发频繁,几乎每月都要“光顾”一次。每次发作,关节都会迅速肿胀,疼痛让他连走路都成了奢望。更可怕的是,全身关节渐渐被痛风石“攻占”,这些像石头般坚硬的沉积物不仅破坏了关节结构,还时不时破溃流出灰白色液体,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每次看到关节上的痛风石,我都觉得自己像个怪物。”王先生满脸尴尬地说。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谨慎观看

▲点击空白出现图片

最近一次的检查结果更是令人揪心:尿酸高达600μmol/L(正常值<420μmol/L),肌酐200μmol/L(提示肾功能受损),B超还显示双肾结石。医生诊断,长期的肥胖和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他体内尿酸合成失控,而肾脏排泄能力却在肥胖的重压下大幅下降,最终引发痛风的一系列并发症。

专家提醒

控制体重、管住嘴是防治关键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知道痛风

但很少人了解痛风石

还有部分人不知道这两者的关系

那么,今天先和小编一起

了解下痛风石

01

什么是痛风石?

痛风石是指高尿酸血症,在痛风病人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坚硬的像石头一样的结节,是由体内的尿酸形成的结晶。

一般患者自己可观察到或触摸到皮下有凸起,伴或不伴发红,或者有包块,或能感受到疼痛、发热,甚至感觉关节活动受到影响,在医学上称为痛风石。

02

痛风石是怎么形成的?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像是亲戚,但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高尿酸血症不一定就是痛风,但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在平时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下去,就会引发痛风。当患有痛风时,不积极治疗、仍生活不规律,不能将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那么痛风石就会出现。

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导致痛风石的形成:

▲长期熬夜

▲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

▲长期进食高嘌呤(高嘌呤在人体内会转化为尿酸)的食物(海鲜、动物内脏、豆制品)

▲长期饮用高果糖饮品及大量啤酒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声东表示,在门诊中,痛风合并肥胖的病例近几年有了明显增加,约占50%。“肥胖就像是痛风的‘帮凶’,脂肪细胞会促进尿酸生成,而肥胖又会影响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最终诱发痛风。”

更令人担忧的是,痛风与肥胖一旦“联手”,不仅会加剧关节损伤,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如果不及时干预,患者的关节功能可能严重受损,生活质量将大幅下降。

如何打破痛风与肥胖的恶性循环?

李声东给出了专业建议

↓↓↓

急性期及时用药:痛风发作时,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缓解疼痛;长期控制需规律使用降尿酸药物,目标是将尿酸降至360μmol/L以下。

减肥是关键:减轻体重能降低尿酸水平,改善代谢。建议采用低热量、低嘌呤饮食,避免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每日喝水2000-3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

科学运动:推荐快走、游泳、骑行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痛风发作。

他特别提醒,痛风治疗有“黄金时间”——发作后越早干预,关节损伤越小。此外,患者应定期监测尿酸,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适当减减肥,真的更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

将继续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

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来自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比如体重异常的问题。

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是非常关键的

2024年,国家卫健委曾发布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食养指南(2024年版)》

手把手教你科学食养!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

在这里提醒大家

由于痛风是没有办法根治的

一旦发作就会陪伴你一生

最好是未雨绸缪

早早就把自己的尿酸水平纳入监控

别等到开始痛了才后悔

就来不及了

来源:上海市场监管

编辑:张悦灵(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