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咖啡经济与青年文化融合,徐汇区青联联青工作点成立

转自:徐汇通 2025-05-02 15:25:25

4月30日,徐汇区青联联青工作点成立仪式暨衡复青年文化街区“咖啡经济”主题活动日,在徐汇区天平街道66梧桐院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中心‘咖’位‘啡’尝青春”为主题,推动咖啡经济与青年文化的深度融合,助力徐汇区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

联青工作点成立,让青年智慧“落地生根”

活动现场为青联片区联青点授牌,并向青联委员颁发青年观察员聘书。徐汇区青联积极响应市委党建引领“多格合一”部署,构建委员基层履职体系。此次在天平街道梧桐片区设立的青联委员联系青年工作点,由全国青联常委、徐汇区青联副主席李磊主理,区青联委员刘梁、蒋文俊、王宛艺参与共建。

颁发青年观察员聘书

授牌仪式背后是徐汇区探索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工作点将围绕青年消费、创业需求,深入咖啡消费场景开展观察走访、宣传推介等活动。天平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我们凝聚青年共识、汇聚青年智慧,今后将以‘中心咖位’为支点,持续深化跨领域融合发展。”

现场同步启动“五月周四我来请”青春咖啡消费节,开创“金融+消费+公益”新模式。上海区域光大信用卡持卡人至天平街道指定咖啡店,支付0.1元即可享受咖啡(单杯补贴25元),而咖啡店每售出一杯就捐赠1元给社区公益基金。这种商业向善的力量,正在重构社区情感连结。

咖啡经济,从饮品到青年社交“路由器”

“咖啡早已超越饮品范畴,成为海派文化的鲜明符号。”天平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平街道150余家咖啡馆星罗棋布,密度位居全市前列。而李磊的主旨演讲《咖啡经济如何点亮青年梦想》,则用数据揭示了行业潜力:2025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将达万亿,90后从业者占比超60%。

特色咖啡馆的分享更让理论落地生花。毛姆礼帽咖啡店联合创始人叶锋分享了打造“文商展”一体咖啡经济模式的探索。这家开业不足一年的咖啡馆,凭借2000多件名人手稿收藏和季度性主题展览,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我们两个月内就做到全市打卡点排名第一,持续到去年九、十月。”叶锋说道。

毛姆礼帽咖啡店

laners老虎灶喫咖啡主理人王溪讲述1471天不间断的“咖啡社区共学计划”,不仅培养了众多非职业咖啡师学员,通过咖啡交友、增长社交素质,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氛围。同时,还通过“一杯咖啡阅读衡复”等活动,将教学与咖啡业态、生活、社区相结合,让咖啡馆成为文化遗产的“社区会客厅”。

laners老虎灶喫咖啡

“咖啡店正成为会客厅、议事厅,更是邻里情感的‘路由器’。”现场这句比喻引发共鸣。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咖啡经济的多维价值,它既是青年创业的孵化器,也是社区治理的第三空间,更是文化传承的创新载体。

寻找风貌区的“青春密码”

“当咖啡的醇香遇上青春的刺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圆桌环节,上咨集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员刁嘉辉、“口袋咖啡”主理人何凰棋等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围绕咖啡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元素、对青年人才的磁吸效应及青年群体反哺商业的路径等话题展开讨论。

圆桌论坛

嘉宾们认为,咖啡经济吸引消费者的元素包括情感化、个性化、体验化的消费需求满足,独特的空间场景,优质的服务,浓厚的社区氛围,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等。咖啡经济对青年人才具有吸引力,能增加其归属感,青年群体的消费偏好也能推动区域商业创新升级。

在带动街区商业业态升级创新方面,嘉宾们提出了丰富街区业态、加强商铺团结与活动联动、发挥咖啡店软性基础设施作用、从多感官角度吸引消费者等建议。同时,针对衡复风貌区咖啡经济发展,建议加强国际化链接,促进线上线下体验结合,提供专业支持解决创业者实际问题等 。

本次活动由徐汇团区委、区青联主办,天平街道团工委等承办,吸引了各界嘉宾参与。徐汇区青联联青工作点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咖啡经济为突破口,持续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样板,推动青年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

记者:曹香玉

编辑:叶芳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