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作为全国首批保乳示范中心、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再度在乳腺疾病诊疗与康复研究领域迈出创新步伐。为助力乳腺癌患者术后身心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4月30日上午,科室举办了一场以“声情守护,乳爱如歌——一首歌的时间关爱乳腺”为主题的公益患者科普活动。此次活动巧妙融合医学与人文,是医院及乳腺外科“精准治疗”与“全人关怀”理念的生动延伸,其中音乐疗法成为一大亮点。
活动现场,专业老师带来了一场空灵鼓演奏,悠扬的鼓声瞬间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随后,全场医患人员一同拿起手中的小空灵鼓,共同演奏并进行冥想。在音乐的引领下,大家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身体和精神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在五禽戏体验环节,悠扬的音乐与肢体的律动完美结合。患者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舒展身体,感受着每一个动作带来的活力与舒适,康复参与感显著提升。此外,活动还通过科普宣讲、患者互动等多种形式,诚挚邀请乳腺癌患者共赴一场“汝康家园音乐疗愈之旅”。
活动现场,患者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对音乐疗法的感受。一位患者表示:“我觉得这个挺好,听完了以后心情很好、很舒畅的,这也给我们康复中间增加了一个乐趣,对我们来说也是增加一个新的‘玩’的东西,又开心又能放松,对我们康复很有好处的。”
另一位患者也深有感触:“我觉得非常友好,音乐会让自己心情愉悦,负能量减少。每次在治疗时很难过,听听音乐就能缓解自己的不舒服。还有空灵鼓,能让自己进入冥想,情绪更加稳定。”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近年来在肿瘤康复领域备受关注。科学研究证实,音乐的声波振动能够通过调节脑电波、促进内啡肽分泌等方式,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感,并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在此基础上,此次活动将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声学技术巧妙结合,通过不同频率速率的音乐声波靶向调节患者情志,实现了“以乐调心,以音养身”的协同疗效。
活动中,《乳腺癌术后康复音乐疗愈建议歌单》正式发布。该歌单涵盖四大功能类别,包括抗焦虑、抗抑郁类;缓解疼痛类;增强食欲类;治疗失眠类,共收录近百首中外经典曲目。每类音乐均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康复需求精心设计,无论是传统音乐中的古筝古琴曲目,以其悠扬舒缓的旋律缓解患者焦虑、改善患者睡眠状况;还是为满足年轻女性需求而选取的古典大提琴曲、交响音乐等,都充分体现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人群需求。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汪成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乳腺癌的术后的康复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音乐疗法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次我们与音乐专家共同合作,梳理乳腺术后康复所遇到的相关问题,结合不同音乐形式、频率速率等,探索音乐疗愈的治疗方法。在歌单选曲上,我们既选取了中外经典曲目,又注重传统音乐形式的应用,同时也兼顾了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喜好。”
此次音乐疗法歌单的发布,是科室整合康复体系的重要一环。未来,该科室将继续探索更多非药物干预手段,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康复服务,让患者真正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重拾自信与健康。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新华社:从上海街区经济看账面、市面、人面、基本面
2. “五一”期间我市景观照明开启重大活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