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一种奋斗都值得被记录,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被尊敬,每一个岗位都熠熠生辉。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校党委宣传部、上财学生融媒体中心推出“SUFERS·劳动者”人物系列专题报道,聚焦专技、教辅、后勤等一线教职员工,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致敬每一位在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坚守的上财人!
校园运营的
核算者
01
“学校在成长,我们的责任也在成长。看着一届届学生毕业,看着一个个项目起步,就觉得自己守的不是数字,是学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每当季末夜幕降临,财务处一楼的灯总会准时亮起,办公桌前坐着的是守护校园资金链三十年、上财会计系“首批资深学长”——江益忠。在2024年国库支付截止当日,连续奋战多日,在完成最后一笔支付核对时发现了100元的额度差。“当时眼睛都花了,但数字对不上是一个大问题,不解决就没法安心。”江益忠回忆道,经过连夜比对最终在海量数据里揪出了“调皮”的误差,这样的“较真”,在三十年中重复了无数次。
“留学生缴费时总比划不清楚,我们就把常用的‘学费缴纳’‘票据打印'等短句用中英日三语标注,现在翻得边角都卷了。”江益忠笑着展示工作“法宝”——“外语小本本”。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让一向严谨的财务处变成了“暖心驿站”。
当谈到三十年如一日的动力,江益忠指了指窗外的梧桐道:“我们读书时,这些树才手腕粗,现在都成了参天大树。学校在成长,我们的责任也在成长。看着一届届学生毕业,看着一个个项目起步,就觉得自己守的不是数字,是学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严谨」
时光记忆的
摆渡者
02
“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把多年积累的心得毫无保留地传给接班的同事,希望能给他们的工作提供帮助。”
在档案馆工作多年、即将光荣退休的邬海翔日常负责档案管理、库房管理以及查档接待利用,看似简单的工作内容却默默记录着学校和师生的发展足迹。如果说学校是一列正常行驶的火车,档案工作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车轮,和其他部分共同推动着学校前行。
帮助毕业生解决留学申请所需的材料,为已经毕业的校友提供成绩单的课程说明,邬海翔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大家解决棘手问题。“实在难以用言语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有机会一定当面感谢!”“母校使人温暖”查档者一句句真诚的感谢,让她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回忆时脸上频频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邬海翔带领的管理部多次获得校“文明窗口”称号,个人也获得“校先进工作者”“校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先锋岗”等荣誉。即将退休的她依然坚定地说:“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把多年积累的心得毫无保留地传给接班的同事,希望能给他们的工作提供帮助。”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对档案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 热爱」
知识灯火的
传递者
03
“做图书馆员就像运河上的灯塔,不替人选航道,但要确保想扬帆的人,随时能找到方向。”
“这盏灯,这么多年一直亮着。”刘霞指着馆里的灯光,眼里满是温柔,“以前照着埋头啃纸质书的学生,现在照着用平板查资料的年轻人。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望。”
从刚毕业就进入图书馆流通部的年轻馆员到现在空间管理部主任,刘霞见证了学生在借阅台灯光前借到心仪已久书目的雀跃,互联网兴起后图书馆的再造和转型,以及积极响应学生需求所做出的一系列空间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将走向何方?”刘霞在引进AI模型时自己也在发问。她展示着手机里的AI工具,坚定说到:“技术永远替代不了同学们围坐讨论时眼里的光,替代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碰撞。也许会有AI咨询员,但更加需要人与书有温度的对话,图书馆传递知识的功能始终未变。”
暮色降临时,刘霞常看见研讨室的灯光闪亮,像极了当年借阅台那盏不灭的灯,她笑着说:“做图书馆员就像运河上的灯塔,不替人选航道,但要确保扬帆的人,随时能找到方向。”
「 坚定」
网络安全的
守卫者
04
他们默默用0和1编织着校园的数字脉络,处理着99%的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却在每次网络畅通时悄悄退场,技术会更新迭代,不变的是他们的坚守。
“怎么又连不上网了?”“为什么我的电脑无法联网,而手机却可以?”踏入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的办公区,巨大的监测屏实时显示着网络的运行状态。“我们每天都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排查,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避免网络瘫痪。”正在值班的李文才解释道。网信中心的工作人员凭借跳动的数字和变化的统计图表,在幕后默默构建起一道看不见的“网络防线”,保障着校园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当李文才谈到为正在进行线上课程学习突然“掉线”的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成功“返回”课堂时,他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我们是网络世界的守夜人,虽然不为人知,但我们的工作对校园的数字化生活至关重要。”虽然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他们默默用0和1编织着校园的数字脉络,处理着99%的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却在每次网络畅通时悄悄退场,技术会更新迭代,不变的是他们的坚守。
「 默默奉献」
数据平台的
支撑者
05
一串串代码蕴含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塑造着学术服务精益求精的品质,默默助力着师生们的学术探索之路。
在校园学术与技术服务领域,实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凭借专业的技术知识,承担起各类软件平台运营监管的重任,如同羽翼般为学术研究提供坚实的支撑。
面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浪潮以及师生的多元化需求,朱元凯和同事们紧跟技术前沿,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代发展同步,增设AI平台服务,为师生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效率。当有同学对编程感兴趣联系到朱元凯时,他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为同学们提供线上线下帮助的过程中,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朱元凯敲出的一串串代码蕴含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塑造着学术服务精益求精的品质,默默助力着师生们的学术探索之路。
「 精益求精 」
师生健康的
守护者
06
他们用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守护着师生的健康防线;他们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师生心灵的慰藉者。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医疗健康服务中心边冬冬之前在市立医院工作,调任学校后明显感受到了责任更加重大,不仅要迅速应对紧急情况,还要开展安全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师生的疾病预防意识。曾有一名学生因胸痛就诊,尽管学生认为症状轻微,但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诊断经验怀疑是气胸,再三坚持要求学生进行全面检查,最终确诊为气胸,使学生得到了及时治疗,避免危及生命。日常诊疗过程中他和同学们交朋友,将医患关系转化为亦师亦友的温情纽带。
通过中心定期组织的专业培训和外部医疗机构专家的讲座研讨,边冬冬不断更新医疗知识储备,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尽自己所能在校园内倡导健康文化,让每一位师生都能享受到健康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边冬冬和同事们用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守护着师生的健康防线,他们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师生心灵的慰藉者。
「责任 」
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用一技之长共绘教育蓝图,用坚守与担当诠释教育生态的温度,用专业与技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对细节的执着、对创新的追求,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与希望的群像图。
来源|党委宣传部 上财学生融媒体中心
文|马子怡(学) 依子贺
编辑|叶天辰(学) 校对|依子贺
审核|曹东勃、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