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小沙渡:中国工人运动的起源地之一

转自:上海普陀 2025-05-01 09:24:18

北有长辛店,南有小沙渡。沪西小沙渡,是上海开埠后产业工人的聚集区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起源地之一。在这里,中国工人阶级首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了第一所工人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沪西地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方。这片红色热土,镌刻着无数感人的历史印记,也见证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岁月。

普陀区境内的小沙渡,广义指长寿路东段两侧至苏州河一带。以前,从现在的江宁路桥到镇坪路桥沿岸多沙滩,芦苇丛生,故有“小沙”之称。这里设有渡口,叫“小沙渡”,在现在的西康路桥处。1899年,公共租界扩张,“小沙渡”成为公共租界与苏州河南岸的分界处。190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辟筑了一条南北向马路,称为“小沙渡路”(今西康路);不久,又在不远处辟了一条东西向的“劳勃生路”(今长寿路)。因中外资本家纷纷在渡口南岸一带占地建厂造房,小沙渡区域逐渐成为近代上海著名的工业区。渡口附近曾活跃着许多中外企业,涉及纺织、面粉、化工、机械、轻工、仪表、食品等多种产品门类。例如,号称“远东第一”的印染厂——上海第一印染厂、中国第一家生产电风扇的民族工业厂家——华生电扇厂等。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上海近80万工人中超过四分之一是纺织工人,全市58家纺织工厂中有近20家设在沪西。小沙渡是日本资本家开办纱厂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有日资纱厂十几家,雇佣中国工人2万多人,是上海纺纱工人最多的地方之一。五四运动中,小沙渡地区纱厂工人率先揭开罢工序幕。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1919年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大批爱国学生。1919年6月5日,沪西小沙渡地区内外棉三、四、五厂工人,在全国率先举行罢工,声援北京爱国学生。下午,沪东地区的日华纱厂、沪东上海纱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工人也相继罢工。从6月5日到11日,上海共约11万工人和7万余店员投入罢工罢市,史称“六三”大罢工。上海工人阶级的声援斗争迅即扩展到20多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关押学生,宣布罢免卖国贼,并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李启汉来到小沙渡创办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继续在小沙渡开办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1924年9月,邓中夏、李立三、项英等在原有工人补习学校基础上创办沪西工友俱乐部,培养出孙良惠、陶静轩等沪西工运领袖和顾正红等革命英烈,中共小沙渡小组及中共沪西支部应运而生,并领导了此后的沪西工人运动。

1923年地图中的“HSIAO SHA FERRY(小沙渡)”

上海市民庆祝“三罢”胜利

资料: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黄湄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五一假期来普陀看演出!观演指南来啦→

 购新补贴上线,普陀迎来汽车消费热潮

 普陀区召开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

 第六届“五五购物节”普陀区系列活动启动

 2025年普陀区与市级机关双向培养干部工作启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