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科协 > 文章详情

一针单抗,告别过敏?

转自:上海科协 2025-04-27 15:22:53

曾经的哮喘药,如今成了“打一针管一年”且能从源头上针对所有类型过敏的“过敏疫苗”。这是过敏医学的重大进步,有望帮助很多人享受没有鼻涕和喷嚏的春光。

从哮喘药到一针无敏

春天是小动物们苏醒繁殖的季节,也是过敏症状此起彼伏的时光。

美国方面的调查显示,有约2/3的美国人表示经历过春季过敏症状,而71%的春季过敏者为缓解症状会使用药物,例如苯海拉明或氯雷他定。

此类药物虽有一定作用,却治标不治本。

2001年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发现,在使用非处方抗过敏药的患者中,有60%都觉得症状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鼻腔喷雾形式的抗过敏药使用体验欠佳且操作不便。

对于患严重花粉热(对花粉的过敏症)的人来说,每日都必须服药,其中一些患者可能因此而在万物复苏的过敏之春里深感困倦;假如漏服,那可就要咳嗽不停、喷嚏不断了。

令人头大的是,药效往往因频繁使用而逐渐消失

一个世纪前,抗组胺药物是过敏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如今,新一轮革命似乎正在临近

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商品名“茁乐”(Xolair),本是一款于20多年前获批的哮喘治疗药,却在近期的一些初步试验中证明了自己对季节性过敏的显著疗效。

事实上,其疗效之显著已促使美国部分医生在花粉季为特定患者开具奥马珠单抗的处方

作为一种通过提前注射而为几周后到来的花粉季做好预防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它与口服药和喷雾剂有本质区别。 

最直观的一项优势是,打一针即可免去了整个春天的过敏烦恼。更关键之处在于,奥马珠单抗能从源头阻断过敏反应,这意味着,单次注射不仅防住了季节性过敏,还可长期预防食物过敏(如花生)和昆虫过敏。

当科学家看到这种人工合成蛋白向免疫系统传递指令,过敏治疗的前景似乎明朗了起来——奥马珠单抗,会成为真正的全能型抗过敏神药吗?

斯坦福大学的免疫学家萨扬塔尼·辛德尔(Sayantani Sindher)指出:“抗体疗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能靶向引发过敏反应的核心通路,这意味着抗体疗法可同步作用于患者身上所有的过敏原。”

目前中国与日本的研究团队正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这有助于推动奥马珠单抗获批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而下一代单克隆抗体过敏疗法也已进入研发阶段。

单克隆抗体是怎样提前终结过敏季的

美国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始于医生的“超说明书用药”(off label),即将现有疗法用于官方批准范围之外的病症或人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单抗在医学界属于半路出家的选手。

小型随机试验显示,奥马珠单抗疗法效果显著优于抗组胺药,仅需在花粉季来临前2周注射1剂,就可护用药者整个春天的周全。

202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接受300毫克“茁乐”注射的过敏患者症状更轻、需服用抗组胺药的天数更少,在过敏季的生活质量更高;相比那些每日服药的患者,他们身处花粉浓度最高阶段时所展现出的症状改善情况尤为显著。

人被春风拂面时,花粉等过敏原会通过眼、耳或鼻进入体内,可能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本该识别并攻击寄生虫或病毒的免疫球蛋白,错误针对了无害的过敏原。

当免疫球蛋白攻击过敏原时,身体会释放组胺——这种化学物质是炎症反应的关键,而炎症使人体遭遇鼻涕横流、喷嚏不断的过敏症状。 

单克隆抗体能阻止上述过程的发生。如前文所述,这些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携带指令,会指导免疫系统封锁引发过敏反应的受体,从源头处阻止过度免疫反应和组胺释放。

人工改造抗体已有数十年历史。人们为应对新出现的各种健康威胁而开发不同版本抗体。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的单克隆抗体曾被用于治疗Covid-19,近期又成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的研发基础。

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是另一种用于治疗皮疹、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其作用靶点不同于奥马珠单抗,但也展现了令人欣喜的抗过敏疗效。

根据一项2018年的大型研究,季节性过敏哮喘患者经过每2周1次的300毫克注射治疗后,鼻塞症状显著改善。

单克隆抗体注射看起来像是某种“过敏疫苗”(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但我们需要了解,那些注射剂或口服药片形式的传统脱敏疗法与单抗的作用机制截然不同。前者通过让患者接触少量过敏原,让机体有机会产生天然免疫力,这样虽然能带来针对特定过敏原的持久抵抗力,但一次只能治疗一种过敏症。此外,传统疗法在初始治疗阶段可能要求患者每周就诊一次并持续至少一个月。目前已有企业正致力于简化治疗流程。

当然,传统脱敏疫苗未来仍将具备临床价值(尤其对哮喘高危人群而言)。它能长期性地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相比之下,单克隆抗体并不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免疫系统,因此需要周期性地重复注射

但正如辛德尔所强调的,单克隆抗体的明显优势在于其能一次性治疗多种过敏症状。“花粉过敏与食物过敏往往共存,而奥马珠单抗可同时应对此二者。”

另一方面,单克隆抗体注射的副作用更少。有一部分患者难以通过抗组胺药得到改善,其中包括因频繁用药产生耐药性的病人,单抗为此类人群提供了更有希望的选项。

眼下,专门针对过敏症的定制化疗法正在研发中,有望推动过敏治疗进入新时代。

2025年4月初的一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接受标准治疗后仍有症状的患者,追加单克隆抗体注射使其中62%的人报告鼻部症状轻微甚至消失,该比例在安慰剂组为39%;此外,他们的口腔症状也有更明显改善,在其他疗效指标上的得分更高,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上述试验的主角是由中国企业康诺亚自主研发的司普奇拜单抗(Stapokibart),商品名为“康悦达”,近期已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

据称,康诺亚希望后续将康悦达推向美国市场。随着更多产品上市,单克隆抗体疗法会持续扩大其影响力。

单克隆抗体仅需一针即可提供长达数月的保护,这解决了药物治疗领域最棘手的一大难题,即确保患者按要求用药。

目前医生以超说明书用药的方式开具此药处方,这就意味着,它的安全性已被证明,但针对过敏的有效性仍未获得充分证据支持,美国FDA也尚未正式批准其用于季节性过敏治疗。但可以想见,重症过敏患者将极大受益。

资料来源:

https://humanprogress.org/were-on-the-verge-of-a-universal-allergy-cure

本文转自世界科学(ID:Science_Facts),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原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及文内图片均来自包图网(获授权使用),转载可能引起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