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热情的墨西哥朋友
下午两点多,当地朋友带我去墨西哥城著名的马约尔餐厅用餐。餐厅楼下便是墨西哥城最为古老的波鲁阿书店。从餐厅露台望去,还可以看到墨西哥国家宫和宪法广场的侧面。
始建于16世纪阿兹特克时期的国家宫位于宪法广场东侧,西班牙人到来后将其改建为总督府。墨西哥独立后,这里开始作为总统府所在地,如今还是游客来墨西哥城打卡必不可少的网红之地。
餐厅正对面则是马约尔大神庙遗址,这是近代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之前的阿兹特克文化遗存。在信奉太阳神的古代阿兹特克人看来,这座供奉着战神维齐洛波奇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的双子神殿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当时这里还没有“墨西哥城”之说,而是作为阿兹特克帝国首都的特诺奇蒂特兰城。
国家广场边上的马约尔餐厅,窗外即是马约尔大神庙遗址
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后,彻底摧毁了大神庙,如今剩下一片废墟。1978年被重新发现后,人们在遗址附近建成了大神庙博物馆。在阿兹特克神庙旧址另一侧,西班牙人在1813年建成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大主教座堂。
维修中的大主教座堂
从某种意义上说,宪法广场附近就像是墨西哥城的文化年轮,既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变迁,也处处体现着墨西哥社会的多元文化属性。
中国商品的诱惑
经过马德罗大道时,朋友特意带我走进一家名创优品店。除了令人倍感亲切的经典俏皮卡通笑脸外,这家店内还有许多带有中文标识的中国商品,尤以各种玩具和纪念品为多。中国商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物美价廉,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马德罗大道(Madero avenue)上的名创优品店
唐人街的惊鸿一瞥
在墨西哥国家艺术宫旁边的阿拉米达中央公园,既有一排排散发着烟火气的路边小摊,也有一尊尊精美优雅的雕塑,还有一座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
阿拉米达中央公园路边的地摊
阿拉米达中央公园的贝尼托·华雷斯半环形纪念碑
我们在阿拉米达中央公园附近正要乘车离开时,蓦然抬头看到了熟悉的中文——墨西哥城唐人街。因为三天后就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街道两侧挂满了喜庆的红色灯笼。中国城的匾额下方,还悬挂了硕大的彩绘舞狮和庆祝新年的条幅。
墨西哥城唐人街
征得司机同意后,我在汹涌的车流中抓拍了几张照片,还围绕中国城兜了一圈。尽管这里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唐人街”,沿街醒目的中文招牌,以及2008年建成的中国牌楼——“中华楼”和石狮子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却一点也不含糊。
大约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墨西哥当局放宽了对华人移民的限制。于是,一批批华人漂洋过海,逐渐聚居于墨西哥城多洛雷斯大街附近,最终形成了今别具一格的唐人街。显然,中华文化早已成为墨西哥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我再一次体会到了“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诚哉斯言!
(王震,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上观新闻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逸南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