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青春上海 > 文章详情

“向市长自荐找工作的大学生”上热搜!网友质疑博眼球,本人回应......

转自:青春上海 2025-04-22 12:30:41

近日,湖南工业大学举行春招

22岁本科毕业生苗同学

主动在现场向广东省阳江市市长

推荐自己

同在现场的校长笑称:

市长来1小时,你“耽误”他10分钟

相关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苗同学是湖南工业大学钢琴专业的学生,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钢琴老师。

这次招聘会是广东阳江市“百万英才汇南粤”湖南引才专场活动的湖南工业大学站,苗同学听说会有一些广东阳江市的学校提供教育类岗位,便想着去看看是否有合适机会。

苗同学称,自己并不是第一个冲上去的人,在看到阳江市市长后,他有些犹豫,但看到另一位同学先上去了,他也拿着简历赶紧上前,并请同学帮忙记录下过程。

阳江市市长余金富接过他的简历,看到他念音乐学,先是来了一波高情商地“反向推介”:“阳江是一个艺术之乡,阳江人特别喜欢音乐美术、诗词书画。”

在场的校领导称,“这是一个不解之缘,市长在工大校园里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对于苗同学的行为,有网友夸赞其“敢想敢做”,也有网友质疑他是在博眼球

据九派新闻消息,苗同学回应称,“看到机会难得,就勇敢地上了,没有觉得有什么。而博眼球这一点,我感觉没有,就是很正常的求职。”

据了解,苗同学在此次招聘会上,共向阳江市3所学校的音乐教师岗投了简历。其中一所公办学校老师说,他们此次主要引进高层次人才,苗同学本科学历暂不符合此次引进条件。

另两所民办学校老师称,应聘该岗位虽不用笔试,但有面试、试讲等考核程序,“是公平公正的,不会因为跟市长握手就特殊对待。”

青年时评


求职第一步,就要有豁出去的勇气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湖南工业大学春招会上,一位苗同学的毛遂自荐,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不少网友为男生的勇气和自信点赞,这种抓住一切机遇积极求职的心态值得传播。也有网友认为这一步虽然很勇敢,但似乎步子迈得太大了一点,甚至有作秀之嫌。

当前,确实有不少应届毕业生面对求职的第一步踯躅不前。有的同学怕第一份工作不如意,反而失去“应届生”的身份,彻底断了后续的发展可能,因此不敢轻易尝试就业。而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非常充分的准备,却生怕第一份工作与心中的职业画像出现偏差,秉持“宁缺毋滥”的心态避免试错。谨慎的就业观并没错,可自我设限,只会把求职路越走越窄,徒增就业焦虑。

作为毕业生,既可以笃信“是金子就会发光”的理念,也要有让金子破土而出的意识。正如毛遂与平原君“论锥”,“早点把我放进袋子,锥子早就扎出来了”,早一些投身就业的大袋子,个人才有破袋而出的机会。

因此不必嘲笑苗同学的“不自量力”,市长的“1小时”恰恰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们能获得更多的“10分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力度助力毕业生实现就业。今年4月8日,中办、国办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印发相关意见,旨在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健全就业实习与见习制度,推动高校生进一步对接用人市场;强化校园招聘和就业市场服务,打造更优的招聘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为求职心切的学生们指点迷津,排解迷茫与焦虑……这一条条意见措施,都是为了帮助毕业生更顺利地开启职业生涯。

国家大力促进就业,却并非一个巴掌能拍响,为应届毕业生铺的路再好,还是要靠同学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也不是拉拉链轻松一步到位。浙江理工大学鼓励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科学做好职业规划,并积极将规划付之于就业行动。扎实培养专业技能,理性调整就业期望,进一步也许就是海阔天空。

数字经济浪潮下,求职已从“静态靶心”转变为“移动标靶”,毕业生既要建立清晰的职业锚点,也需掌握持续校准目标的能力,更应该摆正心态积极主动出击。勇敢点,迈出求职第一步,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新的就业形势。


源:中国青年报、潇湘晨报、九派新闻、极目新闻等

青年时评: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责任编辑:粟瑶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点亮点赞、在看
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