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长宁检察在线
长宁,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提地,也是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发源地。如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未检履职全过程,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长宁区检察院立足未成年人检察职能,以首提地检察机关的责任担当,倾情书写未成年人保护检察答卷。
纳未保之需
建立民声收集“强磁场”
听未保之意
构建民主监督“实践地”
努力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的渠道,才能更好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长宁区检察院从社会治理、检察办案、检务公开等多方面,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促进实质性监督走深走实。
围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创新开展“上门听证”、邀请人民监督员赴调查现场沉浸式监督,扩大监督场景,增强监督亲历性……长宁区检察院以高质效办案为导向,不断强化群众代表近距离、多层次、全过程参与司法办案活动,切实将案件办到群众心坎里。
结合涉未成年人权益新领域案件办理,该院会同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单位,就点播影院、网约房、电竞酒店等新业态领域开展联合治理,成功推动相关网络平台在全国率先增设未成年人预约限制等提示信息,将商户行为纳入平台用户监督,有效预防相关侵害行为。
此外,长宁区检察院也倾力打造普法品牌,如联合区委网信办发布《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联合倡议》,打造的“宁萌护未 e心守护”网络普法项目获评“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该院还开发了“检校加油站”青少年创新实验室、“宁萌e站”网络保护法治教育基地,积极开展“两法”实施周年巡礼等检察开放日、法治课、夏令营等活动50余次,涵养未成年人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2024年,长宁区检察院的7名法治副校长获评市民法典宣讲之星。
传未保之情
释放民主立法“大能量”
立法点的职能之一,是开展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保护相关的立法草案的意见征询活动。近年来,作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顾问单位之一,长宁区检察院在立法点常设检察官工作室,为立法提出更专业、精准的建议。
该院充分发挥干警作为党代表及立法点“专业人才库”成员的身份优势,深入参与涉妇女儿童福祉民生决策。2024年,该院结合办案,先后就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草案)、学前教育法(草案)等提出高质量建议9条。对进入市立法项目的《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提出增加未成年乘客权益保障条款的建议,引起了市人大代表的关注,27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学校周边无障碍设施治理案件中,未检检察官听取代表委员和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建议,结合办案就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提出立法建议3条,相关案例入选《虹桥伙伴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录》。此外,长宁区检察院还以立法联系点检察官工作室为依托,帮助未成年人学好、用好“两法”,有序拓展青少年参与立法、司法的形式和途径。该院成功指导中小学生对《长宁区推进新式里弄卫生设施改造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提出建议,获立法采纳。
不久前,长宁区检察院的这一生动实践获评最高检“一院一品”特色品牌。明年即将迎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建40周年,该院将继续以“未检发源地”的初心使命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首提地”检察机关的责任担当,着力书写未成年人检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