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探寻街巷深处最地道的烟火滋味?想解锁社区周边不为人知的宝藏好店?街区书记化身“探店官”,亲自甄选、诚意推荐!从街角老店的独家手艺,到巷尾新铺的创意风味,带你感受家门口的幸福烟火气,速来围观↓
阿瓜师傅做起自媒体
“来炒起来卖起来,掌柜阿瓜现炒现卖,每天都是新鲜的!”阿瓜师傅这吆喝,让这条街热闹了22年。
妻子总笑他:“从前吆喝一声脸红到脖子根,现在倒像唱山歌。”
如今借助自媒体,掌柜阿瓜这家小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上海各区的有开车来的,有辗转几路公交车来的,慕名奔赴这里,也让这条街愈发热闹。
岁月在阿瓜师傅的眼角刻下纹路,却让“现炒现卖”的吆喝更添底气。
果蔬大卖场里找“熟人”
古美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边的阿四果蔬大卖场,那里是李老板用三轮车蹬出的江山。
从流动摊贩到固定店面,从几平米小店到打通三间铺子的“生鲜王国”,张辉记忆里的他一直有一股子闯劲。
“那个时候菜市场是菜市场,超市是超市,我是这一块第一个融合起来卖的!”当初23岁的摆摊小伙如今也成了51岁的老掌柜,开店的20多年里,见证了街尾的小吃店开了又关,目睹着来往顾客的孩子们逐渐长大,却始终守着这方果蔬天地。
一双手艺撑起夫妻店
马老板的修鞋摊与妻子的裁缝铺,已在古美路街角并肩而立28年,像两棵扎了根的梧桐,静看车水马龙。从松江来的旧皮鞋、青浦老太太抱来的旗袍、年轻人网购的破洞潮牌卫衣……在褪色的木桌板上挤挤挨挨。
不能“垮”的修车摊
“丁师傅,我的轮胎又漏气了。”张大姐推着车子来到车行门前,熟练地将车身翻转过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老板这次竟摆摆手:“过几天再来吧。”
原来丁师傅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最近又愈发严重了。因为久蹲,几乎每一个修车师傅都会有这个职业病。这些深深浅浅的酸痛,是时光在他们身上盖下的邮戳,也是岁月颁发的勋章。
“干这行手要脏,腰要废,年轻人谁肯学?”老板娘苦笑。
丁师傅正要扶着膝盖站起身,张大姐却先一步推着车子远去。“您给我修了十几年车呢,您身体可不能垮了。”
“如果不是这股劲,我们这样的小店怎么能坚持这么久,一晃23年过去了……”老板咧嘴笑着,眼角挤出了花一样的皱纹。
一眨眼,已到了傍晚,小店老板们还在忙碌着,张辉合上磨边的笔记本,而街区人们的生活,还在字里行间冒着热气……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