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欧洲时报联合举办的全球Z世代青年“未来体验官”活动走进嘉兴路街道,邀请外国友人体验“做一天上海人”,感受虹口的社区生活和独特魅力。
外国青年们参观了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了解了嘉兴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他们还与社区居民一起练瑜伽、打乒乓、玩康乐球,体验虹口老年人悠闲的状态。
参访团成员Elliot说:“我体验了康乐球等不少项目,这些活动都特别有趣。我还了解到孩子们可以在市民驿站中免费游玩,老年人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护。”
对于市民驿站,Elliot频频点赞。他介绍,英国也有这样的社区中心,但是设施没有这里完善,规模也要小一些,并且分布比较分散,“上海的居民们有这样一个市民驿站实在是太棒了!”
随后,外国青年们穿过和平公园,来到了上海碳秘馆和和平书院。在上海碳秘馆内,Elliot还坐上了“低碳咖啡实验室”的自行车,通过骑行的方式为自己磨咖啡豆,随后由工作人员为他制作了一杯“低碳咖啡”。
这样低碳的新奇体验,引得不少外国友人争相拍照留念。对于现场展示的低碳充电宝、低碳音箱等各类低碳商品,他们也饶有兴致,不少人还扫码现场下单。
在嘉兴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外国青年们体验了打太极拳、制作艾草锤和画中国画三项活动。
“我太期待打太极拳了!”Matt在伦敦大学学习过汉语,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道。Matt立即换上太极服,与同伴们一起跟随社区居民们的演示,一步步完成各种招式。打完一套太极拳后,他还意犹未尽。“我以前看过打太极的视频,今天能体验真的很激动。太极的招式让我很有安全感,还可以锻炼身体。”
对于今天的体验活动,Matt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虽然是第一次来上海,但是他对上海的印象特别好。“和伦敦相比,上海的生活更加便捷,这里有不少24小时的超市和咖啡馆。”Matt表示,上海的气候特别好,虹口的公园也很优美,市民们都很友善,每个人都很有人情味。在这里很轻松、很有安全感。
活动现场,本职工作是英语老师的瑞虹九期居民尹俊杰还担任起志愿者,提供了翻译服务。尹老师风趣且精准的翻译,为外国青年们了解中国文化带来了便利。
近年来,嘉兴路街道通过架构不同文明互学互鉴、融合创新的桥梁,欢迎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人士和居民来到嘉兴社区,形成常态化多元互动的社区人文交流格局,为嘉兴路街道争创国际文化友好社区,为虹口打造“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贡献力量。
据悉,4月11日晚,本次活动开营仪式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活动将持续12天,外国青年们将深入探访上海、杭州,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通过与本地市民互动交流,全方位感受中国城市的现代活力与文化底蕴。
记者:季志平
视频:刘文
图片:季志平、嘉兴路街道
编辑:季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