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家人们谁懂啊,6G网络弹性就像给网络开了“无敌外挂”,安全感拉满!

转自:交汇点 2025-04-12 15:04:55

交汇点讯 4月10日至12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召开。在10日举办的“网络弹性”平行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6G网络弹性、6G内生安全等话题深入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主任邬江兴 6G网络弹性,简单来说,类似给网络穿上“智能铠甲”,具备安全性、适应性和自主性。未来网络能依据大众安全需求,像搭积木一样灵活调配安全功能,让网络更高效、更灵活,也更安全。比如进行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网络安全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活动时,6G网络弹性就能确保网络稳定运行,保护数据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主任邬江兴指出6G发展面临两大难题,其中之一是如何实现网络弹性。如今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传统安全方法难以应对。邬江兴提出超融合网络架构基础设施,给网络打造超级“防护盾”,通过创新技术手段,解决网络安全、功能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多重问题,为6G网络弹性发展开辟新道路。

“设备安全是网络弹性的基础。这如同房子的基石,基石稳房子才牢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所主任卢丹说,若网络设备没有统一安全标准,就像参差不齐的士兵,最薄弱的环节会拉低整个网络的防御能力。所以,构建统一、科学的设备安全标准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探索6G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评体系。

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李安民表示,6G需要智能安全的弹性网络。中国电信基于自身云网资源,打造智能+内生的安全体系架构。这像是为网络注入“智慧大脑”和“安全基因”,实现网络弹性定制和快速重构。当网络遇到攻击或故障时,能够自动感知威胁,快速生成防御策略,迅速保护网络安全。

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南国顺展示大语言模型在6G安全中的应用潜力,构建物理层攻击防御等体系,未来将推动6G安全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变。中国移动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所经理杜海涛阐述6G安全架构的设计思路,以“至简高效”为原则,构建新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部总监徐雷提出6G网络弹性架构,通过全网安全能力原子服务机制和自适应智能安全编排技术,实现对安全资源的灵活调配。

最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兴通讯、中信科移动、奇安信等企业的专家就安全、网络弹性、AI等话题展开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安全能力的可编排是保证网络弹性的重要手段,同时6G引入AI也带来数据安全等挑战,需要加强网络的适应性免疫能力和应对攻击的快速恢复能力。

本次“网络弹性”平行会议为6G网络弹性和内生安全研究指明方向,加强产学研各方的合作,有望将6G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全球网络安全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未来,随着6G技术的发展,大众的网络生活将变得更加安全、智能和便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蔡姝雯 杨易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