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拂过龙华古塔的檐角
钟声悠悠
仿佛从千年前传来
2025龙华庙会
于龙华广场翩然启幕
邀你踏入一场穿越百年的繁华梦境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
两位龙华老居民的视角
走进老底子的龙华庙会
千年龙华古塔下,悠扬钟声漫过宋元明清,浸透沪上烟雨。南宋《云间志》一笔墨痕,定格了龙华古寺的梵音初诵,与江南的桃花春风遥相呼应。
2025龙华庙会现场
作为上海最早的一部志书,《云间志》在记述本地寺庙时就提到了龙华寺:“空相寺,在龙华,张仁泰请于钱忠懿王始建。旧号龙华寺,治平元年改今额。”这是“龙华”地名最早的文献记载。
龙华寺老照片
“三月三,踏龙华。” 被誉为“龙华三绝”的寺、塔、桃花,引得文人墨客折腰。
刘海粟用画笔留驻《龙华春色》,金嗓子周璇在《龙华的桃花》里唱道:“上海没有花,大家到龙华,龙华的桃花也涨了价。你也买桃花,他也买桃花,龙华的桃花都搬了家。”
刘海粟早期作品《龙华春色》(1919年)
二十世纪初,龙华庙会已是十里洋场外的桃源,长街货摊如林,沪杭甬铁路专列轰鸣,载着游客奔赴春约。
然烽火岁月几度萧瑟,直至1980年春风再临,龙华庙会以“物资交流会”之名归来,1985年,交流会恢复为龙华庙会。
1987年,龙华庙会首次悬挂会徽和搭建牌楼。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龙华庙会成为上海一年一度最大的集市。2008年,“上海龙华庙会”被正式收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5龙华庙会的街市现场
《龙华风物图》作者岑新国老人现场接受采访
此次龙华庙会期间,一幅30米的《龙华风物图》(缩微版)在“塔影空间”内展出,引来了众多游客的围观。
这是龙华社区居民、年届83岁高龄的岑新国老先生,以十年心血凝成的“龙华版”《清明上河图》。
《龙华风物图》局部
《龙华风物图》的画面从龙吴路龙华西路口如今仍在的“龙华加油站”开始,一路向东,所有建筑、街景皆来源于龙华地区的实景,能让观众瞬间穿越到“老龙华”的历史场景中。
《龙华风物图》中的龙华加油站
据岑新国老人介绍,画作完成后,在各地展览期间,不少上了年纪的观众都向他表示,看到画作,仿佛回到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往昔的人和事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有一些曾经居住在龙华地区、多年定居海外的华侨,听闻这幅画作展出的消息,不远万里,专程回到上海,在这幅“龙华版”《清明上河图》前驻足良久,仔细寻找自己幼年时的足迹。
画卷中的店铺都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现在已然不见踪迹,它们是否也留存在你的记忆深处呢?
而今,这幅长卷化作庙会“灵韵舞台”的底色——在云南屏边摊位旁的玻璃房内,环形软屏滚动播放着《龙华风物图》,为杂技高跷、江南丝竹、川剧变脸等非遗演出,铺陈一抹灵动的背景。
今年龙华庙会的一大特色,是融入了很多时代科技潮流。
新能源汽车品牌“极氪”打造的“灵动街区”,与各种传统非遗项目合作探索时尚生活新形态;“秦潮觉醒XR大型沉浸式探索项目”借助元宇宙XR视觉呈现科技,引领市民游客走进酷炫幻境;机器人弹吉他表演,让广大观众大开眼界……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原副会长陈勤建,也曾在龙华社区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今年庙会的现场,他亲身体验了“秦潮觉醒”后,不禁感叹连连。
谈到将来的龙华庙会是否能重现这等盛况时,陈勤建表示,拥有千年历史的上海龙华庙会,代代传承有序,传统文化之所以有这样的生命力,主要就是因为庙会是根植于百姓生活的一种民俗活动。而龙华庙会传承到今天,必须强调传统的古韵新生。
今年庙会引入极氪汽车、“秦潮觉醒”等高科技元素,就是把上海地区特有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在新时代的背景中,形成一个新的庙会的形态,这也是今年龙华庙会的一个很大的亮点。
陈勤建表示:如果能够不把“庙会”单独地看作文化活动或者经济活动,而是打造成以百姓消费需求,包括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商品消费等各种需求为核心的“文旅商体展”综合性活动,针对性策划组织,并充分考量时代消费理念,很有可能“复刻”龙华庙会万商云集、游客如织的盛况。
龙华庙会从来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流动的、呼吸的、长着新枝的老树。
从明万历年间的香火市集,到今日“文旅商体展”交织的妙会,变的是皮相,不变的是人间烟火的基调。
那些在极氪汽车旁剪纸的匠人,在XR幻境里寻访文物的少年,在桃花胸针前驻足的青年,皆是长卷上新落的墨点,续写着“龙华版”《清明上河图》。
这幅“龙华版”《清明上河图》仍在生动延展,每一个逛庙会的游客,都是这幅长卷的“创作者”。
千年龙华,等一场与你的重逢——让历史从画中走来,让未来在掌心发芽。
妙会·灵感地图
妙会·春灵龙华
时间:2025年4月10日—4月13日,每天9:30—19:00
地点:龙华广场(龙华西路、龙华路路口)
*实际演出排片请以现场为准。
相关链接:
文稿:徐汇文旅
编辑:陈海笑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