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第27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联合培育的石斛兰新品“五朵金花”作为“云花入沪”战略的重要成果首次亮相上海,标志着“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产地+上海销地”的跨区域产业协作迈入新阶段。展馆内,由“云霞”“沪帔”“云栖”“沪绽”“云间”组成的石斛兰新品种“五朵金花”展台前,市民游客驻足流连,举手投足间尽是赞叹。此次“五朵金花”的命名与沪滇协作、云花入沪的深意契合。其中,“云栖”“沪绽”为春石斛系列,花期4至7月,具香味,花色粉嫩,株型秀丽,象征着云南花卉跨越千里“栖息”于上海,在新环境绽放新生机;“云霞”“沪帔”为秋石斛系列,其特点为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株型优雅、花色粉嫩,兼具淡雅香气,花期几乎覆盖全年,可满足长三角地区四季观赏需求;“云间”为羚羊石斛系列,以独特花型与抗寒耐逆特性脱颖而出,填补冬季高端盆花市场空白,名称既双关“云南与上海之间”的地理联结,又应和“云间卉谷”作为项目承接方的枢纽角色。本次云花入沪的“五朵金花”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龙陵县石斛研究所、德宏鑫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培育,品种融合高黎贡山原生石斛基因,通过生态适应性筛选等关键技术突破,成功实现石斛花在规模化种植与品质稳定性上的双重提升。为推动标准化石斛盆花产业化落地,在第27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现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涵重点推介了5种龙陵石斛花卉新品种,兼具抗逆性强、花期长、观赏价值高等特点,这是云南特色花卉资源与花卉所多年育种技术的融合与积累。“五朵金花”的精彩亮相,是沪滇协作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共赢”转型的缩影。云南作为全国石斛资源核心产区,拥有120余种原生种质资源,但长期受限于技术研发与市场渠道;上海则依托科创优势与国际化平台,为云南花卉注入品牌溢价与高附加值。产业专家现场品鉴新品种(4月10日摄)。张艺馨 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科技赋能贯穿产业链各环节,一方面通过品种创新提升“云花”附加值,另一方面以“东西协作”模式畅通产销对接,推动花卉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跨越。石斛花等品种的推广预计可带动云南德宏、龙陵等产区年均增收超千万元,同时为长三角城市群提供优质花卉产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