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街角巷尾的“法治回响”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4-11 19:04:56

来源 | 闵行检察

“企业面对知识产权侵权如何应对?”

“知识产权侵权损失认定标准是什么?”

“检察机关如何为街区发展‘撑腰’?”

法治检察员进街区

来自七宝镇九星综合网格的商户在这场特别的法治专题课和主题议事会上接连提问。近日,“法治检察员进街区专项活动”在九星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这是建立全市首个检察体系化赋能基层网格治理机制后的重要行动,也是落实“多格合一”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有力举措积极探索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法治课堂开在街巷口:

从“挠头事”到“明白账”

小微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也是事关民生福祉的“晴雨表”。九星综合网格所辖面积4.13平方公里,网格内有9个居民区,2.1万常住人口。7条主街串起324家沿街商铺,以及星中科创园内的112家小微企业。

而商标侵权案件、专利侵权案件等专业问题,却成为小微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面对专业法律知识的供给不足,街区常感力不从心。商户们在这些困境中疲于应对、损失惨重,直指基层治理痛点。

活动当天,闵行区检察院检察官、法治检察员李颖抱着一摞“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刚坐下,就被一位企业负责人提问。

“我们小企业面对知识产权侵权还真是不知所措,应该如何应对?”

这场在九星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专题课,吸引了七宝镇七个综合网格的所有“九大员”及部分商户、居民代表。检察官围绕“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与维权”主题,结合“李某侵犯商业秘密案”“陈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把晦涩的法条变成鲜活故事,更好服务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和产业创新发展。

议事会上的“解题时间”:

从“多头跑”到“一站式”

窗外的白玉兰开得正盛,议事间的法律术语已经逐渐化作市井乡音,这场“靠蒲议事会”格外热闹。“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闵行区检察院主动“破圈”,围绕“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开展法治专题课,参与“靠蒲议事会”,倾听商户诉求,解答相关法律问题。

讲到关键处,综合网格的负责人突然举手:“我们街区有企业研发的新材料总被同行仿冒,怎么办?”检察官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深入剖析该问题背后的法律知识,边分析边展示检察机关推动成立的闵行区知识产权一站式保护平台“MIP”

点击照片了解更多内容

“MIP平台现已上线上海‘一网通办’‘随申办’程序端,新增了法律咨询一键式受理功能。检察机关依托实体平台,定期举办MIP巡回研讨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街角巷尾的“法治回响”:

从“闹心事”到“安心路”

七宝镇九星街区党支部书记吕莹感慨

“家门口就有法治顾问,不仅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更是小微企业的‘法治顾问’。”

暮色渐浓时,检察官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近十条商户诉求。这场从晨光到暮色的街区之约,不仅让法治专题课的课件上多了13个手写批注,更让“检察蓝”的身影真正融入了这片充满烟火气的街区。

检社联动搭建“护微纾困”助商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支持。从开展党建活动到普及法律知识,从助力基层决策到守护民生权益,检察官走进街巷“找问题”,用“真调研”“真解难”“真服务”为小微企业撑起“法治蓝天”。

从“挠头事”到“明白账”,从“多头跑”到“一站式”,从“闹心事”到“安心路”,闵行区检察院将与街镇持续深化协作,建立“法治体检”常态化机制、培育“法律明白人”队伍、绘制“法治街区”长卷。当检察蓝与街区红交相辉映,这场始于街巷的法治实践,正在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书写着温暖而坚实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