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文章详情

【科普先锋】便秘了怎么办?

转自:上海市同仁医院 2025-04-11 12:26:34


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 6 个月。






什么原因导致便秘?









诱因




(1)低纤维素食物、水分摄入不足。(2)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环境改变、精神心理因 素(如抑郁、焦虑等)。(3)滥用或不合理应用泻药可加重便秘。

(4)低体重指数(BMI)、女性等

    。。。。。。







病因



(1)功能性疾病: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等

(2)器质性疾病:肠道肿瘤、肠扭转,糖尿病、痴呆、帕金森病、硬皮病等

(3)药物: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组胺药、抗精神病药等

   。。。。。。



便秘的报警征象


便血、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腹痛持续加剧、 腹部包块等以及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肠肿瘤家族史等情况时,应与器质性疾病鉴别。

出现以上报警征象需完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检查,肛门指检,腹部平片,胃肠镜检查排除消化道肿瘤、肠梗阻、肠道狭窄、痔疮、直肠脱垂等病变


应该选择什么治疗方式?









器质性便秘的治疗




主要针对病因治疗(控制原发病,减少并发症),也可临时选用泻药以缓解便秘症状,但应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1


基础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①膳食:增加纤维素(25~35 g/d)和水分(1.5~ 2.0 L/d)的摄入。②适度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③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 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 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每次大便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次)。

2


药物治疗:

便秘经过 4~8 周的基础治疗无效,可酌情选用相应药物治疗。常用治疗药物如下:

1) 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乳果糖(妊娠妇女和儿童可用)

2) 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蒽醌类(大黄、番泻叶、芦荟等)

注意:长期服用可导致结肠黑变病(如下图),因此建议短期、间断服用。

3) 促动力药物:依托必利、莫沙必利、普芦卡必利

4) 促分泌药:利那洛肽

5) 益生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

6) 灌肠药:开塞露、甘油灌肠剂

7)中医中药



3


精神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明显抑郁、焦虑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精神、心理治疗。

4


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功能障碍所致便秘,可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明确有器质性疾病时,可考虑手术。


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如何预防便秘?



1


养成定时的排便习惯,晨起和餐后最佳。

2


每天摄入1.5-2.0L水,坚持适当锻炼,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久坐少动。

3


多进食高纤维含量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少或食物过于精细。

4


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便秘的发生。

5


外出旅行、生活节奏发生变化时,不要压制自身的便意,有便意应及时如厕。

6


出血负面情绪时,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严重时可咨询心理或精神疾病专家。







关注健康,远离便秘!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秉承“同心同德,仁怀仁术”的医院精神,延续拓展学科特色项目,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重点发展消化系统疾病危重症救治、消化系统疾病康复及转化医学研究,实现早预警、早诊断、早治疗和早康复的服务新模式,探索疑难危重症诊治的新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逐步形成了“早期胃癌诊治与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创新治疗体系、慢性肝病特色诊治、消化内镜特色、胃肠动力障碍疾病诊治、HP规范化诊治”等为主的学科特色,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消化系统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

供稿:石晓丹

校审:施   敏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TONGREN HOSPITAL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