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催你减肥”?
最近,国家队也下场强调体重管理了,数据敲响警钟:中国超重/肥胖人群超5亿,肥胖相关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每年致死超300万人。
超重的状态还和多种慢病发生密切相关,比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骨关节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等,也会增加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还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国家目标:到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比2020年下降70%。
中医特色疗法纳入体重管理方案
今天就想聊一聊埋线疗法,确切地说,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埋线减重”问题。其实,我一直觉得“减重”并不能代表埋线疗法的真谛,“埋线”是传统针灸的现代传承,也是现代体质调理新思路,“埋线”带来的“阴、阳、气、血”的变化,在于人体上的感受,远远不仅限于“体重”变化,而更是会体现在精神、睡眠、情绪、胃口、排泄、代谢、关节等诸多方面。
中医经典理论当中,并无直接提出“针刺埋植”方法,但是古代医家发现,通过延长针灸刺激频率可在一定范围内增强疗效,因此出现了结合了针灸学、解剖学与材料科学的现代“埋线”技术,既保留了传统针灸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特点,又通过延长刺激量减少了患者频繁就诊的负担,成为调理体质、防治慢性病的有效手段。
穴位埋线调节基础代谢
我们看一下埋线调理体质的核心穴位就可以知道,主要调整的还是“脾胃”,当然根据患者不同的病、证(体质类型如气虚、阳虚、痰湿),还可酌情调整穴位进行标本兼治:足三里(胃经)——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改善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关元(任脉)——温补肾阳、调理冲任,适用于畏寒、月经不调、疲劳综合征;中脘(任脉)——健运脾胃,改善痰湿体质(肥胖、高脂血症);丰隆(胃经)——化痰祛湿,主治痰湿壅盛型肥胖、高脂血症;三阴交(脾经)——调肝脾肾三经,改善内分泌失调、水肿及亚健康状态;脾俞、肾俞(膀胱经)——补益脾肾,增强体质虚弱者的基础代谢功能。
穴位埋线禁忌症
埋线虽安全有效,但以下人群需谨慎或禁用:
1.局部禁忌:皮肤感染、溃疡、瘢痕体质者;妊娠期妇女腰骶部、腹部禁用。
2.全身禁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糖尿病血糖未控者。
3.特殊人群:对埋线材料过敏者、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操作者。另外,埋线后局部可能出现轻微肿胀、瘀青,属正常反应,若出现持续红肿热痛要及时就医。
穴位埋线也需要配合饮食运动
而关于减重,无非“管住嘴、迈开腿”,“埋线”疗法像是一位优秀的“助攻”,可以帮助一些关节活动不便但体重又出现管理困难的人群,也可以作为运动、食疗、药汤等治疗方法的辅助。
可以配合以下几点,体质管理的效果会更好:
1.饮食调控:配合低脂高纤饮食,减少痰湿生成(如薏米、赤小豆食疗)。
2.运动疗法:建议有氧运动(快走、游泳)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加速能量消耗。
3. 艾灸温补:阳虚体质者可联合艾灸关元、命门,增强温阳化湿效果。
4.药汤内服:痰湿体质用二陈汤加减,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实现“内外同治”。
5. 情志调节:通过耳穴埋豆(神门、内分泌)缓解压力性进食。
国家喊你减肥,守护生命质量!埋线疗法以“长效、温和、整体调节”为特点,是体质调理的优选方案。但其疗效需建立在辨证选穴、规范操作及生活方式配合的基础上。
希望“埋线”疗法可以为它适合的患者保驾护航,帮助大家好好度过这一个“体重管理年”。
作者介绍
吕瑛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针灸治疗:1. 颈肩腰膝等关节炎性疼痛、面神经麻痹及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2. 呃逆、胃脘痛、失眠头痛、月经不调及痛经,3 结合锋勾针、穴位埋线等方法进行体质调理。
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 周六全天
特需门诊(锋勾针门诊):周一下午
针灸疼痛专病门诊:周二全天 周四上午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同仁医院5楼C区 中医科
联系电话:52039999转75120
供稿:吕 瑛、徐春申
审核:袁 萍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