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枫林街道宛南六村,居住着1018位60周岁以上居民。在老龄化率超过40%的数字背后,是千位银发长者对居家养老的深切期盼。面对“空巢不空心”的民生课题,在区民政局、区房管局的指导下,街道服务办、高建物业与宛六居委联合推出“物业+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将物业服务半径延伸至养老领域,让24小时在岗的物业团队成为“家门口的养老贴心人”。
自去年8月起,宛南六村高建物业团队就以“三个一”(一张清单、一通电话、一次登门)为抓手探索工作。如今,升级提供了“物业+居家养老”诸多特色助老服务,从细节处用心用情做好为老服务。高建物业团队对宛南六村独居、孤老签约建立结对“关爱档案”,站点团队每月电访、每半月回访,小区经理与居委干部定期入户走访慰问。同时,为结对老人量身定制专属本小区的“菜单式”居家为老服务清单,发放室号对应的服务联系卡,实现党建与业务协同共进。
95岁独居的刘阿姨对此深有体会,去年台风过境后,刘阿姨望着满院狼藉几近落泪。由物业保洁、保安、维修师傅组成的“银龄护卫队”闻讯即动,让被风雨摧残的小院重现生机。保洁员仔细地清理着残叶、树枝和垃圾残物;保安们则两人一组,合力抬起那些被吹倒的生活物品;维修师傅检查院子里设施是否有损坏,发现问题即刻解决。“看着他们冒雨搬运树枝的背影,我从心里感激啊”,刘阿姨激动地说道。
宛南六村墙上的“物业+居家养老”服务清单,罗列着由上海高建物业有限公司、新徐汇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挚爱护站有限责任公司、陪宁诊健康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展大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好帮手社区服务发展中心等服务单位提供的9项家政服务清单、8项照料服务清单、8项护理服务清单、33项维修服务清单……从5分钟响应的水电急修到季度免费管线检测,服务标准细化至螺丝拧动的圈数。
虞阿姨的经历正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写照。她因家中瓷砖破损可能绊倒而辗转难眠,物业和居委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物业仔细地勘察瓷砖破损的状况,一边耐心询问虞阿姨是否还有其他困难,一边商讨着最佳的修复方案。随后小心翼翼地将破损的瓷砖逐一拆除,又铺设上新瓷砖,两个小时的细致施工后,斑驳的瓷砖焕然一新。“物业和居委一来,我悬着的心就落下了。”虞阿姨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如今,物业的“蓝衬衣”成了她心中的定心丸。类似的场景在小区不断上演:代购药品、管线查勘……专业服务融入日常琐碎,化作长者触手可及的温暖。
针对高龄老人清洁难题推出的“二十分钟快扫”服务,源于对高龄老人体力衰变的精准洞察。72岁的王阿姨签约快扫服务后,每周享受物业人员带来的“清洁魔法”,从擦拭桌椅、清扫地面,到清理窗台、整理杂物,物业人员用麻利细致的20分钟服务,让老房子窗明几净、整洁有序。“以前自己擦个玻璃要歇三回,现在家里总像过年般亮堂。”王阿姨展示着干净整洁的茶几,语气中透着自豪。这项服务不仅解决实际难题,更重塑了老人的生活尊严——通过每周定时上门、规范操作,让晚年生活保持体面与秩序。正如王阿姨所言,“物业的关爱做到了点子上,实实在在帮了大忙。”
在银龄关怀体系的构建中,街道服务办还创新推出两张特色服务清单,为老年群体织就全方位保障网络。辅具租赁服务清单的16个项目通过政策解读与资源整合,实现辅具申领流程透明化,让轮椅、助行器等设备成为老人生活的“隐形拐杖”;陪诊助医服务清单的10个项目则由五家服务商提供各具特色的陪诊助医服务,既有新徐汇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双人协作的“全流程守护”选项,又有上海展大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无障碍出行的陪诊服务选项。
物业服务也将其服务触角已延伸至独居、孤老群体居家生活的毛细血管,包括便民维修涵盖换龙头、通水斗、修水箱;生活照料包含倒垃圾、收被子、代取快递;每年无偿为老人清洗空调,定期排查水电隐患。高建物业还与居民区党总支定期研讨,强化协作,组建党、团员和青年服务队,通过聊天陪伴、检查水电气等,给予老人身心双重照护。宛南六村小广场定期开展的“为老服务市集”,则整合物业便民服务、法律咨询、义剪义诊等社会资源,构建起“15分钟养老支持圈”。
如今,“物业+居家养老”模式正探索着社区养老新路径。老龄化社会的破题之道,往往藏在“最后一米”的细节里。维修师傅变成“安全守护者”、保洁阿姨化身“生活美容师”,传统的物业服务正在升华为有温度的养老支持。下一步,枫林街道将联合物业公司进一步探索推广到枫林其他社区,让更多老人享受到“物业管家+专业机构”双重守护。
来源:徐汇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