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浦东发布
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达观数据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Agent任务处理的远程桌面监控权限控制系统”的专利。目前,达观数据的办公智能体(以下简称“达观Agent智能体”)已经实现了从“填表机器人”到接近“智能白领”的迭代,能够全面自动化处理企业内部的各类工作流任务,例如材料填报、审批审核、专业文档处理等。
人工智能正以磅礴之势催生着新一轮产业变革,特别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强势崛起,其开源应用让通用大模型的基础支撑能力愈发强大,获取和使用也更加便捷。浦东的大模型企业通过与行业龙头、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垂直领域纵深发展。
三大模块协同,打造企业办公智能体
自2015年成立以来,达观数据始终聚焦垂直领域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凭借自主研发的“文档智能处理(IDP)+垂直大模型+流程自动化(RPA)”技术矩阵,达观数据已在金融、政务、法律、制造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案例,成为国产大模型产业化的先行者。
达观Agent智能体核心竞争力源于三大技术模块的深度融合。其中,文档智能处理(IDP技术),精准解析复杂格式的文档(如财务报表、标书),理解文字背后的专业含义(如金融术语“头寸”“敞口”等),并完成高精度填报;垂直领域知识图谱,基于700亿参数的“曹植大模型”,注入行业专业知识,确保任务处理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自动化流程控制(RPA技术),模拟人类操作键盘、鼠标,无缝衔接多系统任务,例如跨平台调取数据、生成报告等。
在这三大模块的协同之下,达观Agent智能体能给客户带来直观的效率提升。目前,达观Agent智能体已服务金融、政务、法律等行业的多家客户,覆盖财务、审计、供应链、合规管理等场景。
大模型应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随着智能座舱行业竞争升温,以极豆科技为代表的浦东企业,正通过“技术-场景-生态”三重飞轮驱动创新,依托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重新定义车载交互体验。
2025年2月,极豆科技全面接入DeepSeek R1大模型,智能座舱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场景化服务上,极豆座舱大模型通过对大量用车场景数据的训练,更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通过与头部车企的深度合作,极豆科技的大模型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截至目前,极豆科技已为20余家车企提供了前装服务。
而另一部分以影眸科技代表的创新企业的崛起,则标志着张江正从“算法创新”向“数字生产力重构”跃迁,诠释了虚实融合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2024年底,影眸科技研发的3D生成工具Rodin Gen-1.5上线。Rodin Gen-1.5对生成模型更加精确、细致地表达,解决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薄面与边缘锐度问题,大幅拓宽了3D大模型的使用边界。
影眸科技还成功验证了3D生成技术作为“空间智能基础设施”的商业价值和应用潜力,可帮助游戏开发商降低建模成本,缩短影视特效制作周期。
加速实现垂类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凭借独特的产业生态优势,浦东正推动大模型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以模力社区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通过联动上下游企业,促进大模型与各领域交叉融合,已在生命科学、城市管理等场景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1月,Fcloud AI智能体训推一体创新平台正式落地张江,并在模力社区“首秀”。该平台主要聚焦大模型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人工智能及大模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3月14日,智谱大模型MaaS平台落地模力社区,依托智谱原创GLM大模型技术为模力社区入驻企业提供专属“模型池”。模力社区企业可以在模力社区-智谱大模型MaaS平台上更高效、更低成本地调用GLM全栈能力,构筑丰富强大的智能体应用。
模力社区是浦东新区重点打造的垂类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聚焦具身智能、科学智能、应用智能三大方向。自2024年8月开业以来,已集聚近50家大模型上下游生态企业,覆盖智能生产、生命科学、科技金融等七大领域,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转化”全链条生态。
未来,张江将继续以模力社区为重要载体,全力构建大模型创新生态圈,加速垂类模型在千行百业的应用落地,助推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